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1年
2018年
2017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最新观点资讯
观点更新日期以采集时间排序                      

就像每个人都有档案,每个村子也有自己的档案信息:有哪些物质或非物质的遗产,哪儿有祠堂或者桥梁,祠堂有没有祖宗像,桥梁用的什么石头……大大小小,巨细无遗地记录在档案里。如果有了档案标准,配以保护制度,那将来执行和监督起来就可一目了然。

—— 冯骥才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都会给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带来新的问题,因此,整个村落的保护是一个动态过程。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科学保护体系,才能更好地去‘诊断’村落状况,去思辨这些村落在保护发展的过程中,哪些是要变的,哪些是不变的,才能真正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 冯骥才



每个传统村落的民俗民风都是不一样的,都具有独特的文化气质,这也给美丽乡村建设留下了一个重要的参照,即村落发展的个性化表达,这同样可以进一步保护传承中华民族多元的文化。


—— 冯骥才



保护传统村落就要把当地的文化遗产和当地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要保护的是千百年来当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状态,对于江南水乡而言,就是要保护‘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


—— 阮仪三



之前一直都在说“拯救如旧”的概念,或许应该改成“拯救如故”,保护不能仅仅只是留存表面的现象,而是要让传统村落可以继续“健康”地一代代延续。


—— 阮仪三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