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千上万计传统村落在触目惊心中消失、湮灭,各类商业化开发也乱象频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问题越来越受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也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那些肆意践踏传统村落、视优秀民族文化载体于不顾的现象终于有望得到实质性遏制。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高速发展,截止到2012年底,的城镇化率据官方统计已达到51.27 %。放眼今日之,已有了比世界任何一个发达国家还要多得多的高楼大厦,但不可忽视的是,我们在快速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也出现了比发达国家当年还要多得多的环境、社会问题。其中一个典型的问题是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很多记载着人们乡愁记忆的传统村落骤然消失。
据统计,近10年间。我国的自然村以每年9万个的速度在迅速递减,现在每天还会有近90个自然村在城镇化过程中消失。当然,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告别过去、走向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使然。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也有一些的确值得保留且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参考价值的传统村落,最终没能留下来。
正是基于此类现实,民间文艺家协会自本世纪初就启动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并把抢救传统村落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10多年来,社会各界对村落的保护已逐渐从初期主要关注古民居、乡土建筑,逐渐发展到今天传统村落这一统一概念。这一转变也体现了人们已经从对单体建筑这一物质遗产的关注,发展到对村落整体的、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空间在内的完整空间的关注。
目前,为配合国家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录的公布,由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主持,民间文艺家协会与摄影家协会共同开展了“传统村落立档调查”项目,并由冯骥才主编了《传统村落图典》,预计今年底将推出包括北京(楼盘)、天津(楼盘)、河北和山西四个省市的示范卷。
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问题上,需要强调的是,“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在改革开放后曾指导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当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发展已经不是单一性的经济发展,应是社会全面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于一体)的发展思路。
人们也已越来越深入认识到“推土机推不出和谐社会,大拆大建建不起美丽,钢筋水泥筑不起美好的梦”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化要求后,迅速就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共鸣。
乡愁自古以来就是每个华夏子孙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故乡既是赋予我们生命的地方,也是灵魂安放的地方。人生走得越远,心灵会离故乡越近,乡愁也会越浓。
人生的远行,终点永远是故乡,特别是对那些游子而言,“落叶归根”永远都是挥之不去的乡愁。当然,乡愁要以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石等视觉印像以及一人一事一物等文化记忆为依托,并由此孕育出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乡愁也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对于传统村落保护最大的难题就是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可以说保护与发展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具体到传统村落保护的每一项措施与概念上,政府部门、原住民、旅游部门、专家学者都会从各自的立场出发而提出不同的理念和诉求。
比如,村民也许会希望尽快告别古老的居住方式而融入现代化生活,而专家学者则希望保住原汁原味原生态的生活环境。也有些地方领导不理解传统村落作为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而热衷招商引资甚至斥资建造新的古村古镇。
因此,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问题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资金问题。有时候有了资金反而会陷入一种“不保护不破坏、小保护小破坏、大保护大破坏”的尴尬境地。
如今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是以往保护各种文化遗产中所没有遇到过的一种全新文化遗产保护形态。毫不夸张地说,它比保护故宫要难得多。故宫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天有人把守,也不缺保护经费,作为遗产形式是一种博物馆式的固化形态。
而传统村落产权多半都是村民自己的,很难控制居民自己的改造,况且作为村落的非遗部分,又得是活态的传承,是一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只注重物质的形态或只强调非物质的形态都不能全面完整地保护和发展好传统村落。
在我看来,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方针、“修旧如旧”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导向,以及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要使传统村落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机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