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寻访深圳远去的村落——高岭古村
发表日期:2014年9月4日      来源:深圳新闻网      作者:陈碧霞
       板坚实的三盛桥,把守村道的旧碉楼,西洋风格的小学校,深圳最早的自来水系统,古风犹存的客家民居,完好朴实的周氏祠堂,构成了400年高岭古村的历史标签。这座藏在南澳七娘山北侧东风岭上的古村落,自1992年整村搬下山之后,已被荒弃20余年。但至今留存的百年古宅与古树,依然在诉说着那个世代相传的山海田园世外桃源的家园梦……

       三盛桥旧碉楼犹在

       关于高岭村的起源,据说,400年前,一对周姓夫妇为躲避战乱,从福建一路走到南澳,最后选中了在七娘山北侧山腰上这处面海的平地,开荒建屋,种田捕鱼,繁衍子孙。

       对于这段开基建村的历史,现任高岭居民小组组长周福山说,原来村里的周氏族谱里是有着记载的,但这本族谱已遗失。现在保存的族谱是后来一位去了美国的华侨,凭着记忆重写后从美国寄回来的,其中没有记录建村的历史。

       从南澳新大路高岭农庄的路口拐进去,便是当年高岭旧村的进山口。上山进村必经的三盛桥仍在,桥下的山涧依然流水潺潺。这座初建于民国十五年的石板桥坚固如初,桥头奕世流芳石碑上,当年捐资建桥者的名字依稀可辨。据说,当年村民上山进村要蹚过这道深深的山涧,那一年山里发大水冲走了经过的一名村民。为保障村民出入平安,早在清末民初漂洋过海出外谋生的村里华侨于是捐资建了此桥。因当时村里除周是大姓之外,还有张和何两姓村民,桥取名三盛,大概是同村三姓共同繁荣昌盛的意思吧。

       过了石桥,便是进村唯一的一条青石山道。这条历经几代人才修砌而成的石路,已少有人走,两旁古木葱茏,野草丛生,阳光透过树叶在石板上漏下点点光影,山风习习,光阴仿若在此刻停留。

       走过这条绿色的时光隧道,等在岁月那头的是,半山掩藏在老树林下的旧碉楼。碉楼旁一棵长满绿藤的古树横卧,如伸出的一只巨手,拦住来访者,莫非它是当年守卫者的化身?据周福山介绍,碉楼修建于上世纪40年代,当时日本人入侵,海盗山贼横行,为保护家园,高岭村在村口建起碉楼,四周围起了铁丝网。碉楼上原来有三门炮,后来不知去向了。历经岁月风化的碉楼四壁斑驳,长满青苔,而当年的枪眼仍在……

        晒谷场和西式学堂

       碉楼不远处,有一片平地,这是当年的晒谷场,一个有着全村人集体记忆的地方,在这里可一目尽览山下一望无际的大海。

      “这是我们小时候嬉戏奔跑的地方。周福山和一同上山的周水池坐在晒谷场旁大榕树下,回忆起当年山上的生活:山间一层一层的梯田,种着花生、水稻、青菜等农作物,山下海边还停靠着村里的渔船,村民半渔半农耕,喝着山上的野生云雾茶和甜茶,生活自给自足,日子过得平淡而快乐。

       而在他们快乐的童年记忆里,建在古村中心点的高岭小学,也是一处乐园。圆形大拱门、希腊多立克柱式……这透出西洋建筑风格的两层楼,正中间书有高岭学校四个字,在传统古朴的民居的簇拥下,中西文化在这山水间意外和谐。

      “这是70年村里在香港、美国的华侨捐资建的。周福山曾在这里读过三年书,他当时所在的教室就在一楼,如今两间教室的黑板还在,二楼的楼板只剩下木梁,二楼还有一个带着外楼梯的大阳台,旁边有个小操场,我们下课便上下跑……”那时,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共二三十个学生一起上课,学校里唯一的一名老师同时教着语文、数学、美术和音乐……

       深圳最早使用自来水的村庄

       除了这所西式学堂,让村里人引以自豪的还有他们修建于1936年的山泉取水系统,周福山说,高岭可能是深圳最早用上自来水的村落。

       据说当时一位村民上山挑泉水时被老虎咬死了。为了村民安全,爱乡的华侨再次造福,在后山选址建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山泉取水系统:将村后树林里常年流淌着清澈的泉水,经过木炭、细沙等三级过滤,存于蓄水池中,然后用国外进口的铜管将水送进各家各户。

       沿着古村左边的青苔石路向后山走去,两边古木苍天,如进入原始森林的天然大氧吧。一路聆听泉水叮咚,小水潭清澈可见小鱼小虾浮游。密林尽头,便是后山的蓄水池旧址,如今,山泉水源、过滤池、进口水管等仍在,只是空置的大蓄水池漂着细小的绿萍……

       崇德尚文 呤风咏月

       由于交通、生活不便,尤其是为了村里孩子能够下山得到更好的教育,1988年全村人通过开会决定整体搬迁到山脚下的新村。搬迁连续进行了几年,1992年以后高岭成了一座空村,旧村的历史从此被封存。如今空弃了20余年的百年老屋,有的仅存残垣断壁,有的屋顶长满野花野草,古村愈显荒凉与沧桑。

       周水池家的老宅保存完好,厅堂正中间写着:入来举首民明德,坐立言谈汉族风。爷爷去了美国再也没有回来,这是从祖上传下来的,算是家训吧,我出生时就挂在家里。现年56岁周水池,在这座老屋里出生、上学、结婚、生子。那时住在山上,打开家门,便见到大海,他站在老宅门前无限感慨。

       村中保存原貌较好的老屋约40栋,大多建于清末民初,保留着原始客家民屋的古朴之风。屋檐灰雕仍在,墙上壁画仍未褪色,昔日老屋主人风花雪月诗情画意的日子,古村崇德尚文的风气依稀可见。

深圳知名出版人、专栏作家南兆旭曾在村中老墙上发现意为风月无边虫二两字,为此撰文感叹:刻在民居上寓意风月无边虫二,现在他所知的只有这个南海边小村庄独有。深圳原住民早年生活之情调,风气之开放,可见一斑。

       古村风物   稀贵的高山野生茶

       高岭的野生云雾茶和甜菜鲜有人知,因稀贵,成为村民的珍藏。

       据周福山介绍,高岭的后山上生长着野生云雾茶,终年吸收七娘山云雾和山海间的精华,醇香甘和。每年清明前后,一些村民会上山采摘明前的幼芽,制成茶。因产量少,偶有村民出售,价格甚贵。而更为极品的要算甜茶,村里的屋前屋后,偶会长出一二棵野生甜茶,从枝上摘下叶子放进嘴里,嚼一下先是一丝青涩,之后却是满嘴的甘甜,叶子炒成茶后可是治咽喉疾病的妙药。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