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珍惜古村落蕴藏的文化信息
发表日期:2013年7月24日      来源:      作者:涂启智

      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出《关于做好2013年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尽快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另悉,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的建议名单将于8月底由三部门公布。
  尽快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并予以分类保护,是拯救日益消逝的传统村落的当务之急。官方数据表明,过去10年,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速度之快令人咂舌,其中有多少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传统村落,已无从知晓。
  传统村落带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烙印,凝固着一个地区甚至一个民族的记忆。尽管“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但是置身其中,耳闻猎猎风声,眼前就会“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只要传统村落存在,我们回望来路、追溯文化、寻根历史的目光,才能有所投射、有所皈依。而过去与今天、古典与现代,便会连接成一条一脉相承、绵延不绝的河流。
      不仅如此,各种民族文化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剔除的是浮华,留下的是经典,经过这样厚重文化熏陶的人,内心才能美好而丰沛。这种文化精神上的皈依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深入血液,是我们灵魂深处的韵律。只有内心怀着文化、肩上担着历史的人,才能够担当家庭与社会赋予的使命。承载着人文历史的传统村落就具有这种价值,它们对培养华夏民族的文化格调、文化品位,发挥了润物无声的作用。

  从自然规律看,谁也无法阻挡物换星移、沧海桑田,传统村落的消逝似乎无法避免。即便某一传统村落至今保存完好,但从哲学意义上讲,“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今天的村落也已经不同于昨天。而在漫长的社会发育中,传统村落肯定会遭受外力破坏,体貌必然会发生改变。这是城市化、现代化的冲刷所致,亦是现代人急功近利、忽略与抛弃传统文化的结果。传统村落纷纷消逝如云烟,会人为造成地方文化传承的断裂,导致我们以及子孙后代寻根无着。
  冯骥才先生说:“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现在,保护古村落已经在国家决策层面形成共识,我们要尽快从各个层面落实对传统村落的抢救保护工作,提前做好研究、信息采集工作,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料。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