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传统村落消亡,“乡愁”何处寄托
发表日期:2014年2月11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明星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传统村落正面临消亡。据悉,纳入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考察范围的湖南传统村落02 年有 2797 个,到 2012 年只剩下 863 个,差不多每两天消失一个。湖南       省政协委员胡彬彬日前在湖南举行的“两会”上呼吁,保护与抢救传统村落文化刻不容缓。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抹难忘的乡愁。而这乡愁大多与乡土有关:或是村头袅袅的炊烟,或是老宅嬉戏的身影,或是风花雪月的记忆。传统村落文化正是这乡愁的载体,她刻画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信息,更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实证”与“活证”。而传统村落消亡,不仅将失掉历史文化,还会让“乡愁”无处寄托。

       一些地方政府官员认为,“建新农村就得拆老房子”,新农村建设就是“掀翻石板路,修筑水泥路”,就是“拆掉木头青砖老院子,盖起钢筋水泥新房子”。一些地方大拆大建,一栋栋新式“洋楼”取代了一座座传统民居,传统村落的地域和文化氛围日渐远去。

       老宅见证一代代人厚重的历史,传统村落文化与民族历史文化唇齿相依。城乡一体化发展,应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条件,让乡民情感有承载依托,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

       保护与抢救传统村落文化的当务之急是应该出台法规,将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保护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合理开发,科学保护,严禁滥用旅游开发名义破坏传统村落原有的生态、景观、环境、建筑。同时,打破行业垄断,调整现行文物古建筑维修资质资格准入制度,充分利用传统民间建筑的维修工艺和技术力量,切实尊重村民权益。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