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传统村落急剧消失意味着什么?
发表日期:2014年1月9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方莉
发表日期:2014年1月9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方莉
受访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胡彬彬
日前,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了第二批传统村落国家保护名录,并指出“有较高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现存不到 5000 个”。传统村落,这个急剧消失的文化遗产再次进入公众视线。什么是传统村落?它的消失意味着什么?
记者:什么是传统村落?它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进程中,有着怎样的地位、作用与功能?
胡彬彬: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在历史演变中,由“聚族而居”这一基本族群聚居模式发展起来的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时空中悠久和稳定的坐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多样、文化成分多元,蕴含着丰富而又深邃的历史文化信息。其原住民的聚族群体性、血缘延续性特质,承载了久远悠长的文明历史,因而极具中华民族文化的本源性和传承性;村落成员的生产生活以及与之相关的有形或无形的文化形态,从表面化一般形式的呈现,到隐性化深层次的内在文化秩序与结构、内涵,代表着历史的文化传统,体现着“社会人”由单一的个体到家庭、家族,进而到氏族,最后归属于国家、民族文化的范畴。村落成员间通过其互相关联、内在互动,不断传承内部文化、发挥社会功能,成为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文理想的文化依托,是我国传统社会乃至现代社会品质、正统文化及政治精神的基本载体和驱动力之一,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记者:传统村落的现状如何?
胡彬彬:随着工业文明的深入,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强势推进,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正在被快速淘汰,与此同时,传统村落因各种人为或自然的原因,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或夷为平地,被扩张的城市所吞噬;或因原住居民大量进城务工而成为“空心村”,在经历常年缺乏修缮的苟延残喘的痛苦之后,轰然坍塌于某个凄风苦雨的夜晚;或因一些地方官员政绩工程的需要,而被拆得七零八落,“被”“旧貌变新颜”;或因“土地财政”的驱动,急功近利的商业模式运作下的过度开发,传统村落被恣意肢解,而变得面目全非……与此伴生的是,传统村落原来所具有的代代相继、传承至今的文化形态正在发生急剧裂变,传统文化的内在结构也面临着支离破碎的危险。
我所在的湖南大学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田野调查发现,在长江、黄河流域,颇具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2004 年总数为 9707 个,到 2010 年锐减至 5709 个,平均每年递减 7.3%,每天消亡 1.6 个。大批传统村落由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类的文化遗产,一夜之间,成为了永远的文化遗憾。
记者:传统村落的急剧消失,意味着什么?
胡彬彬:从某种意义上说,毁掉了传统村落,就有毁灭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危险。清末龚自珍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对于一个民族国家而言,如果具有民族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文化消亡,那么这个国家人心也必将涣散,最终“国将不国”。世界史上曾出现过的“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只有的历史没有断绝?就是因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良好的传承性,这使得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发展。
当然,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的文化信息被大量地记载于历史经典文献中,但又不仅仅局限于经典文献。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被代以相继地保存下来。传统村落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文化载体,相对于经典文献和地下挖掘出来的古物史料,传统村落所承载的有关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信息更具鲜活性,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实证”,是中华文明渊源有自的“活证”。我认为,它比文字、古物更能真实地反映中华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生产生活方式、道德伦理观念,以及民族习俗风情。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重视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
记者:传统村落文化与民族历史文化真是唇齿相依!
胡彬彬:不仅如此,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消失,还意味着千年以来的田园风景及其人文内涵面临危险。
寄情山水、怡情田园,是因为山水田园可以陶冶心志、修炼性情、培养品格。中华民族,就是在山水田园之中,孕育出了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生存理念、人文观念、哲学思想、道德价值取向等。山水田园之于人,已不仅仅囿于山水田园所产之物可以养身养命的物化层面,山水田园风物风景更已升华为可以养眼养心、净化灵魂、陶冶情操的精神家园。前者是物化的,后者是精神的。物质和精神在式的山水田园里,有着最为完美的融合和体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为官八十余日终于弃官归乡而“居南村”,过着“种豆南山下”“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普通农人生活,所闻所见所历村落中的鸡鸣狗吠、桑麻荆扉,都是他吟咏的对象。村落与山水田园养育了他的生命、滋润了他内在的精神世界,造就了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物我两忘的超然心境。他在成为“田园诗派”之始祖的同时,也成为了历代文人的精神偶像。可谓写不尽的山水田园,绘不尽的乡村胜景,抒不完的怀古幽思。凭借着生于斯长于斯的人生阅历,历代文人墨客曾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篇,创造了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象,寄托了意味深长的人文情怀。从古代的“爱夫山水”,到当下方兴未艾的旅游产业,说明国人从古至今都有喜好游历山水的良好传统。据统计,2012 年国内旅游产业收入达到 2.22 万亿元,游客总量为 2.9 亿人次。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一个巨大的产业,更是国民的一种巨大的精神需求与释放。黛山可以安神,林泉可以明志,田园可以怡情,异域民族的特质文化可以使人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淳朴的乡村民风可以净化灵魂、陶冶情操。身体在这里得到滋养,心性在这里得到释放。我认为,对于今天的我们以及子孙后代而言,传统村落如果彻底消失,将意味着难以解读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先哲们留给我们的、可以喂养我们民族精神的山水田园诗文;将意味着失去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先哲留给我们可以陶冶心性的田园风景;将意味着失去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先哲为我们所营造的、可以安放灵魂的精神家园。
记者:确实,山水之际,田园之野,村落之间,可以使人领悟出许多关乎人与自然、关乎人生、关乎家国的真情和真谛来。
胡彬彬:此外,传统村落及其文化如果彻底消失,还有可能意味着与之共生的乡村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的湮灭。
民俗虽然只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民间生产生活风俗,却因起源于人类社会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群体生活,其族群化、模式化、类型化的特点,使其在族群间产生巨大的凝聚力。风尚是指一定社会历史时期,或某些地域与族群间所流行的风俗和习惯。民族地区、传统村落间所保存的风尚,往往能给当下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质朴纯真的感受和源自内心的愉悦。
记者:您在田野调查中,还发现目前传统村落存在哪些问题?
胡彬彬:湖南大学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相关课题组曾对长江中上游的云、贵、川、藏以及湘、鄂、赣数省,一些传统村落分布相对稠密的区域的民间宗教信仰和传播手段与途径,做过连续 7 年的实地考察调研。2012 年春节期间,课题组成员再次回访了湘、黔(桂)交界地域的 7 县33 个村镇,做了 22 天的田野调查。这一区域有苗族、瑶族、侗族、布依族、仡佬族等 21 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一区域里形成了不少以民族、氏族血缘关系组建起来的传统村落,极具民族特色。
但自上世纪 80 年代始,这一地区内的一些旅游资源被过度开发。原有的传统村落,被营造成了一个个仅仅只是在外观上不同于现代都市的乡村式商业大卖场。为迎合游客对自身生活区域以外的异样特质文化在感官上的享受和猎奇心理,这里不少传统村落及少数民族原住民们保存至今的一些最为宝贵的民族特质文化,亦被贴上了商业的标签。商业化的洪流席卷而来,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强势而入。当下流行的各种鱼龙混杂的文化观念混杂其间,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遭遇侵蚀、污染。原住民对世代固守的传统文化观念乃至道德操守,产生了深度质疑,内在的精神信仰也随之发生急剧变化,原有的文化成分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异。
我认为,传统村落是我们踏访历史和展望未来的时空桥梁,是我们的灵魂栖居和最终回归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如果消失,将意味着什么?国人当思。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