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别留下千篇一律的传统村落文化
发表日期:2013年12月9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曹保明
       自 2012 年 4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以来,全国各地开启了对传统村落的调研、记录和整理工作。截至目前,我国已先后公布了两批“传统村落名录”,共计 1561 个传统村落入选。

       为尽快掌握本地区传统村落的基本情况,完善国家、省、市县三级传统村落名录,全国各地对传统村落的普查工作仍在继续。纵观各地的普查工作,笔者认为一些地区的工作尚存疏漏,在普查中除了要记录、保护村落原有的自然结构和建筑结构,对有代表性的房屋、院落、庙宇、祠堂或有久远历史的物件进行记录以外,还应对村落传统的生活结构、文化结构等进行记录和抢救。一个村落独特的生活传统造就了其区别于其他村落的不同之处,因此对村落传统生活结构的抢救与挖掘应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即使在普查中发现许多村屯已是空有其名,我们还是应该真实地记录下以下内容:这些村屯的生活传统是什么时候改变的,因为什么原因改变的,还有没有延续的形态,等等。

       在记录和挖掘村落文化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其生动之处,找到有代表性的传承者。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冯骥才指出,人类最重要的文化应该是传统的生动性。传统的生动性是一个地区、一个村落、一个氏族、一个家庭最为重要的文化结构和文化特征,对这种文化的抢救能捕捉到这一地区和村落的灵魂。要寻找到传统村落的生动之处,就必须学会在村落中寻找其重要的传承者——人。如果我们找不到传承这种村落生活传统的人,特别是代表性传承人,在村里遇见一个老年人就采访、记录,那是不行的。因为这只是一般性、随意性的记录和记载,很容易留下千篇一律的村落文化。只有找到那些有代表性的传承人,才能科学地记录和表述传统的村落文化。

       在普查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村落传统生活结构和形态的记录。吉林省吉林市打渔楼村,几百年来一直延续着养鹰的习俗,当地人亲切地称它“鹰屯”。这个村落家家都有“鹰房”,院院设有鹰架。黎明时,人们见面往往先挥手而不出声,因为熬了一宿的鹰此时正在休息。在传统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吉祥喜庆,可是在鹰屯,遇到一些节庆他们却常穿黑、灰色的衣裤,因为鹰认为“红”是“火”,所以即使在喜庆的节日,人们为了不使鹰受惊会避免穿红色。同样,吉林省集安市的大阳岔村曾经是一个狩猎村屯,虽然如今村民们不再以狩猎为生了,但是人们尊重狗的习俗依然延续了下来。比如,如果有邻居来借斧子、锯等工具,主人一定要在家狗的口中“过一过”,然后告诉它这是要借给邻居的,这时家狗才会松口让主人取走工具。这些都是村民们长期与动物相处而形成的传统,如果在村落普查、调研中,没有记录下来,将造成巨大的遗憾。因为村落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集人们生活之大成,因此对普查人员的综合文化素养要求较高。如对一种民歌的记录,要由文字记录者和音乐类专家共同参与才能完成,不然只记录了民歌的歌词,却不记录其歌谱、歌调是不完整的村落普查记录,科学的普查应该在现场进行综合普查。可能有人会建议“等下次去再记录谱子”,但是“下一次”和“这一次”的记录已不是一个“空间段”,况且许多时候,传承人由于生病或故去,某种村落文化便永远成为了不完整的记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传统村落文化普查应该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并加强对普查人员的教育和辅导,要坚决杜绝普查中的“作秀”行为,否则不仅会浪费人力、财力等相关资源,而且极有可能破坏村落原有的文化生态空间,杜撰出许多新“旅游景点”,对群众和社会产生误导。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