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留住砖木筑成的历史
发表日期:2013年10月23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玉玲
       开栏的话

       建筑,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石头的史诗。古代营造出了雍容华丽的皇家宫殿、自由婉约的江南园林等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古建筑大量消失,怎样认识、保护和利用古建筑成了一个时代难题。本报今起推出“飞檐下的”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今年 9 月,在昆明举行的一次会议上,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提出了昆明城市规划建设的 6 点反思。他指出:“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基本上采取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对昆明历史文化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昆明的情况,显然不是孤例。今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一边是快速城市化,“每天消失一个古村落”,古建筑面对推土机朝不保夕;另一边是“城市病”蔓延,钢筋水泥耸立的“森林”快速抹去一个个历史遗迹。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当欧洲城市讲述着罗马式建筑的雄伟、哥特式建筑的森严、巴洛克建筑的纤巧时,作为文明古国的,该拿什么去诉说呢?

       千城一面,能否替代建筑的精彩?

       是他挺身而出,“刀下救平遥”;是他振臂高呼,留住了周庄;是他锲而不舍,苏州古城格局犹存……几十年来,一直“奋战”在古建保护的最前沿,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被誉为“古城卫士”。由他保护、规划的 5 个古镇,入选首批“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

       面对这些“战绩”,80 岁的阮仪三说:“不可否认,经过这些年的普及教育,大型古建保护得很好、很严格。”但他话锋一转,“虽然我们保护了一些传统建筑,但真正保护住的东西太少了,破坏的远比保护的多”。

       “特别是民居,除了个别戴上名人故居或文物保护名头的,大都没有得到保护。”阮仪三痛心地说:“说我‘刀下救平遥’,其实,当初平遥周边还有很多古镇,我没救成。比如当时平遥的一个姐妹城,有完整的城墙、钟鼓楼、孔庙和保存很好的民居,但上世纪 80 年代都被毁了。”

       古代建筑大体可归纳为 4 种基本风格:庄重严肃的纪念型风格、雍容华丽的宫室型风格、亲切宜人的住宅型风格、自由委婉的园林风格。“古建筑中有太多的文化信息值得现代人解读和体会。”阮仪三如数家珍:北方和南方,高原和平原,山区和水乡,建筑全不相同;陕北的窑洞,到了平原就成了山西的锢窑……

       “记载历史和文化存在两条并行的主线:一条是文字历史,一条是从古至今的建筑。”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教授张良皋说:“这些文物古建里有我们的血脉和 DNA。”与现在的“千城一面、万屋一貌”不同,每一处古建筑都有其特点,都可以成为养料,带给现代建筑设计师灵感。

       排排新房,何处安放传统住宅的灵魂?

       旧城改造的大手,抹光了古民居,打通了里弄,建起了新房。可小区里的人们缺少感情交流,也没有睦邻的物质空间形态。阮仪三认为,应该从古建筑中找寻传统住宅的灵魂。

       北京的四合院,安徽的四水归堂,福建的土楼以及近代上海租界里的石库门,为什么都是“合院式”的?“房屋围合在一起,是为了安全、保暖、遮风、避雨,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房屋组合方式和空间格局,造就了一个个和睦亲切的家园,有利于形成亲密融洽的家庭气氛。”阮仪三说,这种基本居住单元哺育了人和睦、重德、互助的优良品质,才会产生胡同情结、街巷风情和里弄故事。

       传统民居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家庭为核心,形成亲密融洽的家庭温馨气氛。这也是现代小区应吸取的文化精髓。

       重修古建,是否先修人心和文化?

       像阮仪三这样的古建保护专家,过去常被指责为“拖城市建设的后腿”,可随着“古镇模式”带来的发展机遇,不少地方又开始“追捧”他们。但阮仪三也有了新的担忧:古城保护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以前是不识货,一推了之;现在是过度开发、过度商业化,破坏了古城文脉。“比如,有的人以保护古建筑为名把老房子收集起来,异地翻建成会所,这只是为了挣钱,和保护无关。”阮仪三气愤地说。

       古建筑要么被商业建筑蚕食,要么披上功利的外衣。阮仪三严肃地说:“要带着敬畏历史之心,不要让祖宗留下的珍贵遗产在我们这辈破坏和变味。”

       "保护古建筑,首先要了解文化、了解历史。”张良皋提醒说。比如,我国只有闽南把房屋叫做“厝”,现存的“古大厝”大都为清末民初华侨所建。古大厝“双燕归脊”的典型形象,旨在表达游子归心似箭、亲人急盼游子回乡的相互思念之情。“它的陡峭曲线表现游燕急切归家、从空中陡然下落的形态,许多人不明其意,将其擅自改成另一种风貌,曲线不美,寓意尽失。”古民居文化研究学者骆中钊指出。

       “古建筑保护专业性强,有热情还要科学。比如老房子异地迁建,我就不是很赞成,脱离了建设环境,房子的文化价值大打折扣。在保护时要多了解古建筑本身的特性,尽量保持其原真性和完整性。”张良皋说,这样我们的后代才能从我们保护的古代建筑中,触摸到文化与历史。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