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城镇化不能荒了农村
发表日期:2013年7月30日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毛志红
发表日期:2013年7月30日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毛志红
我们有幸赶上了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但也最不愿意看到,随着大量农民进城,越来越多的乡村逐步走向衰落凋敝。城与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角色互补而无法互相取代,厚此薄彼的跛脚式发展注定跑不快,也走不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 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农村。
不可否认,城镇化是当前拉动经济的最大引擎,但健康的城镇化绝非盲目造城吞噬农村。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 1 个百分点,就有 1300 多万人口从农村流向城镇,由此拉动的投资消费需求至少可维持 4%~5%的经济增速。在经济发展艰难转型的今天,唯 GDP 冲动极易助长城镇化率崇拜,不顾国情、无视规律地大搞“全域城镇化”。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转移和土地扩张,如果没有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全方位跟进“质变”,极易导致城乡两败俱伤。“梦”里的城镇化,是强农、富农、兴农的城镇化,是以城带乡、城乡共荣的城镇化。
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本是好事,但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有“底线思维”来约束。我们不愿意看到农民“水土不服”变游民,农村劳力流失变荒村,也不愿意看到老城负重运行变“病城”,新城有城无市变“空城”,更不愿意让高楼大厦充斥生活的全部,让子孙后代无处寻味农耕田园。毕竟,维系我们生命的耕地在农村,稳定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态根基在农村,传承与弘扬农耕文化的空间载体在农村。其实,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进城农民真正向往的是城镇拥有的优质公共服务和优越生活条件。让离乡进城的人过上城镇居民的幸福生活,让留乡务农的人享受跟城里人一样的美好生活,城富农兴是城镇化理应坚守的“底线”。不少地方通过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就地实现城镇化的成功实例,很好地验证了农村的发展强大直接关乎城镇化质量。
农之兴跟城镇发展一样离不开两个要素:一个是人,一个是土地。城镇化绝不能冲破 18 亿亩耕地红线,守住红线但遭遇抛荒依然无法保障粮食安全,而要留住人来经营这些耕地,起码得保证种地能赚钱。有专家分析,从我国资源禀赋和当前就业收益来看,一年两熟地区户均耕种 50亩~60 亩、一年一熟地区 100 亩~120 亩,就有规模效益。当前我国有 2.6 亿农户,户均耕地不到7.5 亩,通过建设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基本农田、鼓励土地流转、发展家庭农场等方式提高农地效益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兴,相应的农村产业经济才能随之发展壮大,以此为载体的田园农耕文化才能薪火相传。
由此延伸,农村“天蓝、地绿、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空间,还凝聚着传统农耕文化的精华。在城镇化进程中,重点保护农村生态景观尤其是古村落,跟保护文化遗产同等重要。一个村落就是一段历史,古村落的一砖一瓦、风土人情都镌刻着难以复制的历史文化。如果是因为城镇化或新农村建设将村落建成整齐划一、千村一面的现代建筑,我们损失的将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如今,种地的大多是留守老人,难以想象,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农村将会变成什么样?城乡发展“一个巴掌拍不响”,重城弃农的路子行不通。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