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发表日期:2021年4月25日 来源:学院公众号 作者:教研部
2006年4月27日至28日,在冯骥才先生的倡议下,来自国际学术界和各地致力于古村落保护的代表汇聚西塘,召开“古村落保护”(西塘)国际高峰论坛,探讨古村落保护的价值、意义、途径、方法、手段和目的,冯骥才、阮仪三、向云驹等众学者共同发表了呼吁保护古村的《西塘宣言》(详见文末)。
今年,传统村落保护《西塘宣言》发表已十五周年。作为全国第一个以拯救传统村落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它的影响力和意义对推动全国传统村落保护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为了检验和总结十五年来在传统村落保护中的得与失、成功经验与教训,推动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科学、有序发展,2021年4月26日至27日,在传统村落保护《西塘宣言》的诞生地嘉善西塘将举办传统村落保护《西塘宣言》发表十五周年国际研讨会。
本次国际研讨会由民间文艺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嘉善县人民政府主办,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嘉善县西塘镇人民政府、西塘旅游休闲度假区管委会承办。全国近百位学者、嘉宾参会,意大利、俄罗斯、日本等国外学者,以线下、录制视频、提交论文等不同形式参加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为“激扬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村落科学性保护”,将分为村落考察、开幕式、主旨发言、平行论坛等环节进行。
其中主旨发言由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冯骥才先生,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著名古建保护专家阮仪三先生就“传统村落如何科学保护”这一主题,展开深入对话。该对谈环节将通过直播平台(详见“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微信公众号下期推送)向社会开放。
附:
古村落保护国际高峰论坛西塘宣言
人类从各自的古村落里成长起来,走向共同的世界;古村落是祖先创造的第一批文化成果,古村落也是我们今天最后的精神家园。村落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文明参天大树的根脉,是农耕文明的精萃,是田园生活的守望地,是文化农村的精神堡垒。的村落遍布960万平方公里,千姿百态,魅力迷人。江南有欸乃水乡,江北有平原炊烟,东方有海岛渔乡,西边有山中人家。黄土高原,窑洞一片;西南边陲,四处干栏;青藏高原,土石民居;东北密林,木屋温暖。羌族碉楼巍然耸立,客家土楼家家团圆,蒙古包里冬暖夏凉,蘑菇草房简洁美艳;徽派民居青砖黛瓦马头墙,侗家村寨有鼓楼作民族的呐喊;白族三坊一照壁,土族四合围居合家安。一方水土成就一地民居和村落,天人合一是村落的灵魂和境界,村落当之无愧地是一个群体、社区、宗族、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智慧结晶。村落是一个群体辉煌的或寂寞的历史纪念碑。
村落里附着居住者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衣食起居、宗教信仰、节庆礼仪、人际关系、娱乐表演、婚丧嫁娶等全套的民俗文化。村落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呈现地,是人类文化多样性最具资格、最具品位、最具权威的阐释者。
古村落的消失,或者说村落文化个性的泯灭,将釜底抽薪式地毁灭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的景观,人令全世界仰慕的7000年的农耕文明和文化农村,将从此沦为文明的弃儿和文化的乞丐。五颜六色、缤纷多彩被苍白死相所代替,那绝对是全人类共同的的灾难,正如文化乡村的多样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一样。
当文化记忆和文化标志一起消失的时候,当我们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身首异处之时,我们甚至会在跨入现代化物质社会的同时,也退回到精神荒蛮的史前时代。这不是危言耸听,不是杞人忧天,不是抱残守缺。多样的古村落虽然还被贫困、落后缠绕,但它们是泥沙中的金子,是未经雕琢的璞玉,是被遮蔽和掩盖着的珍珠和宝石,它们有经济价值,有文化价值,有历史价值,有旅游价值,有欣赏价值,有无言的大美,有民族深重的情感。它们来自历史,它们更属于未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府对当前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做出的一个伟大的战略部署,美丽的古村落是新农村建设最坚实的历史与文化的基石。保护古村落是农村文化发展中走现代化与传统化相融合、经济与文化相统筹、自然与社会相和谐之路的一种可行的模式,是文化农村的最佳选择。我们在这里发出特别的警示:不要像我们的城市不论大小一股脑地堆倒重建,最终变得千城一面。新农村要有新景象: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文化多样。
古村落的保护、发展、开发、利用是一项十分复杂而繁难的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工程。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要充分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要加强保护机制措施的研究,要因地制宜有效探索不同的发展模式,要抢救与保护并重,要大力宣传以提高政府部门、公共机构、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要形成全民对古村落的文化自尊自爱的自觉行动。要特别珍惜形态典型、文化独特的古村落,对它们要坚持真实性、完整性、多样性、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在保护中求发展,加强古村落的国际交流。
我们呼吁立刻开展古村落及其文化的调查和普查,摸清文化家底,建立古村落名录,全面整理村落遗产,分类保护。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古村落管理者、研究者、开发者加入到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探索和研究的行列里来,互相学习与推敲,互相借鉴与启发,群策群力地应对时代向我们发出的最紧迫的挑战,打一场保护古村落的背水之战,以求上无愧于先人,下无愧于子孙。
愿我们今天的努力与奋争能换来明日美丽不败的田园风景。
2006年4月27日于浙江西塘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