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发表日期:2020年12月28日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李梅英
位于那曲市尼玛县文布乡的南村,既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又有令人如痴如醉的美景。去过南村的人,都会被它浓厚的故乡感征服,它被视为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是西藏入选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之一。
近年来,西藏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像文布乡南村这样的传统村落越来越多,古村落在保护中得到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
规划先行,强化顶层设计
传统村落一直是中华儿女寄托乡愁的重要载体,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西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只有从顶层设计,才有可能保住传统村落。2012年,西藏从做好传统村落的调查、建立名录制度、编制保护发展规划、实施保护项目和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传承村落历史文化、保护特色传统民居和村落方面奠定了基础。
从2012年开始,区住建厅牵头会同文化、文物、财政等部门,在全区先后开展了5次传统村落调查申报工作,摸清了西藏传统村落的底数,将有重要保护价值的60余个村落向住建部等国家部委进行申报。截至目前,西藏共有35个村落入选传统村落名录,有23个村落享受中央财政支持资金,共6900万元。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画意境往往是人们对美丽乡村最深的印记和向往。
西藏借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的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扎西岗村和拉萨市尼木县吞巴乡吞达村建立了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目前已开通上线,利用数字技术,记录乡土风情,人文文化等。
西藏累计投入财政预算资金400余万元,用于编制传统村落发展与保护规划和编写村落档案,为西藏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016年,住建部等七部门印发《传统村落警示和退出暂行规定(试行)》,对因保护不力、造成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价值严重损害的情形提出警告,实施警示和退出制度。2019年,住建部等部门又印发了《关于实施传统村落挂牌保护工作的通知》,西藏将全面启动传统村落挂牌保护工作,各市地正在开展相关工作,预计明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西藏传统村落挂牌保护工作。
落实项目,乡村更宜居
西藏地域辽阔、传统文化资源丰厚,传统村落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边疆风情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在空间分布上西藏传统村落主要集中在边境一线、典型民族特色文化村落等,过去因保护措施不到位,技术力量薄弱,存在人畜混居、垃圾污水乱倒乱排、村庄内部交通不便等人居环境较差现状,制约着村庄未来的发展步伐,要在保护中实现更好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滞后。
西藏住建部门通过整合各类资金,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中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提升群众居住宜居性。科学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探索创新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新路子,村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遗迹遗址得到保护,农耕文明得到持续传承。日喀则市谢通门县通门乡坚白村传统村落,在充分利用300万元的中央补助资金的基础上,统筹各类资金,集中发力,新建农村公共厕所、广场,村民活动中心,实施村内道路、完善硬化、绿化、亮化等附属设施,建设垃圾收集点等,修缮历史遗迹遗址,广泛宣传传统村落内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全过程,改变了以往脏乱差的环境,解决了村民日常生活需求。目前,坚白村住房改造项目已全面完成,水电路讯网基础设施项目已实现全覆盖,垃圾乱堆乱放、污水乱泼乱倒等现象彻底改变,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有序,极大地改善了生活环境,村民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
挖掘内涵,助推乡村旅游
冬日暖阳下,阿里地区普兰县科迦村,幢幢两层小楼鳞次栉比,村里水泥路蜿蜒整洁,屋内花儿绽放,现代化家电一应俱全,一派宜居的美好景象。该村于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传统村落名录。
自2002年科迦村被列为自治区级小康示范村以来,该村抓住此次难得的机会,对整个村进行科学规划,通过安居工程、陕西援藏投资等渠道,修建了146户安居房,乡村道路得到了硬化,完成了亮化、美化、绿化等工作,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
科迦村通过积极培育传统村落的文化休闲旅游项目,如手工艺作坊、民俗表演、乡土文化体验地等,吸引文化创意项目入驻。在保护村落的同时,开展溪流、林草、田园等生态环境和民族村寨文化元素保护,点燃游客心中“最美的乡愁”。
如今,通过实施乡村建设,科迦村在阿里地区境内率先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村貌美化的前沿,村庄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中尼边境线上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为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巩固边防安全默默奉献着。
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藏传统村落得到了科学的保护和发展,人居环境更加宜居,群众生活日渐红火。同时,很多村落还挖掘整理了村史、村志、乡规,将保护文化遗产和传承优秀传统美德写入村规民约,同时,兴建了传统文化活动场所,教育、感染和熏陶村民群众,大力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