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一个传统村落的前世今生
发表日期:2019年12月10日      来源:武义新闻网      作者:朱治平

    那天回到老家云溪,看到村口原先由祠堂拆建的云华小学老校园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新建古民居潘氏宗祠。我突然间觉得怅然若失,读村小时的岁月印记没了。每次我回到村里路过小学,我都会进去看看那熟悉的青砖墙上红色大字标语。我会去看看西侧宿舍楼二楼一扇小木窗淌下来的长长的墨痕,那是我们读书时多少个夜晚在潘老师宿舍里为备战全区毛笔字比赛留下的,那条墨痕曾经在那里存留了三十多年,现在它没了。

  村里被评为传统村落,得到了补助资金,把这所村口废弃多年的小学拆了,建回原来的潘氏宗祠,这是好事,这事关上一代人的乡愁。村口小学校园承载的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乡愁。我的后辈们和我一样都没有见过前二进的老祠堂,现在它以新面孔出现恢复了之前的模样,我心里想它其实是新的。世间有些事就是这样,分不清是对是错,是好是坏。然而归根结底,留住乡愁,是留住我们生命的根。

  小时候的云溪村很大很美,两溪交汇村中,古廊桥横卧溪上。光滑的卵石路,青石板,溪埠头,古民居幢幢相连,从村头走到村尾雨不会淋湿。之前村庄改造把村中央拆出了一条新路拆了一大块老村,也拆掉了十分精美的一个厅,那个厅占地面积在一千平方米以上,它其实是一个建筑群,周围连着几多辅房,柱子一人合抱不过来,因为年久失修濒临倒塌,据说拆的时候光石板就运了二十几车。当时很多人对此十分痛惜。但很多时候对古村落的保护很无奈,有时只是文化人的一厢情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文化情怀很美好,现实世界很残酷:因为村民不愿像从前一样祖祖辈辈在那老房子里生活,他们需要建高高大大更气派、布局现代生活设施的新楼房。

  云溪古村虽然拆了很多,但还留下好多古建筑。对于村里能够评上传统村落我并不感到意外,意外的是村里能去参评传统村落,我觉得这需要勇气,因为这意味着村里要有眼前利益的牺牲,也意味着村民们逐渐意识到了古建筑古村落的价值。虽然他们对古民居古村的价值认识还是不完全的,对古村的保护性修复也许还是粗糙的,他们喜欢老房子修葺一新的感觉,甚至对古砖墙上大跃进时存留的标语毫不留情的刷去,他们认为这样做是还原历史。即使这样,我觉得也已很不容易,毕竟,古村整体的模样能够有相当部分保留下来。

  古民居古村落体现的是智慧和传统文化内涵。改革开放后,火柴盒式实用取向没有文化内涵的新房子在农村雨后春笋般生长,后来人们发现,其实新房子没有必要造得那么高那么大,上面几层基本空着。现在又逐步往文化回归了。这是几十年来农村造房子经历的一个过程。保留了古村面貌也体现出了村庄的独特价值,这种文脉的延续让村民有一种自豪感,每年云溪村要举办二月二龙抬头划龙船迎龙灯活动,村民们乐此不疲,这个有着2000多人口的老村,我知道这是他们从内心深处对从前的怀念。如果没有了老房子,没有了古村,就没有了载体。如果都是新楼房,如果没有了长满青苔藤蔓的卵石溪岸和青石板埠头,二月二那一条条板凳龙和龙船,是找不着归处的。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古村发展迎来了一个好时代。政府在不断加大保护性开发的力度,古村正在把自己的文化特色转向产业发展,村里目前已修复了十几幢古民居,下一步将整体规划出租,发展民宿等产业,村民们希望它们会带来人气,带动乡村旅游。八百年古村焕新颜,这是保护性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这是美丽乡村改造的探索实践。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