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如何破解“空心化”依旧是重中之重
发表日期:2019年10月23日      来源:中国建设报产经报道      作者: 秦汉川

image.png

“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是著名画家吴冠中1989年10月对山西临县啧口镇李家山村的评价。30年后的今天,身为“传统村落”的李家山村早已不是世外桃源,村子也不再那么荒凉,甚至经常游人如织,但游人一走,又是一片空荡荡的寂寥景象。就算是在发展旅游,也依旧没挡住李家山村成为空心村的进程。


同样地,位于冀晋之间、山西南部阳泉市的大汖村历史源远流长,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南北朝。该村建在一块巨石上,2013年被评为传统村落,2019年被评为历史文化名村。但这一切,同样没有挡住空心化的进程给它带来的尴尬与困境。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这个三十年前尚有原住民三百余人的山村,今天仅余十三人,大多老弱病残,村舍大多空废。


放眼大江南北,类似李家山村和大汖村眼前这番光景的村落不在少数,传统村落“空心化”现象几乎随处可见,即便是那些已被列入“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村落,一样如此。“村落空心化是世界性的问题,西方社会自工业革命开始,乡村社会就开始瓦解,现代城市的崛起一定要大量吸引乡村的劳力与人口,村落的空心化便开始出现。可以说,村落空心化是人类进程中正常的现象。对于学界来说,要在深入的田野调查中找到这些传统村落空心化的根由,积极研究和寻找实际、有效、可行的解决办法,制定科学保护措施和落实方案,提供给政府相关的管理部门。”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冯骥才在“乡关何处·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及其对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分析表示。

image.png

传统村落“空心化”背后


自2012年以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多部委参加并甄选的“传统村落”保护名录,至今已评出五批共6819个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分布相对集中,形成了“一心、三片、多组团、多特色”分布特点。这些种类繁多、生动多彩的传统村落,形成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支撑,它们既是世界农耕文明的源头和我国农耕文明最集中的反映,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源泉所在。在城乡关系重构的今天,一个个传统村落已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重塑的重要载体,一座座诗意栖居的家园。


“传统村落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它们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传统村落的价值之宝贵,保护、传承和发展之必要,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然而,仍有很多传统村落正在走向‘空心化’,有的甚至已接近消失。”冯骥才表示。


客观上说,传统村落“空心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民工进城的“打工潮”,到后来的开发区就业潮,加上农村生活设施的落后、上学难、就医难、行路难、对城市生活的艳羡,以及在乡村找不到更好的劳动资源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传统村落走向“空心化”的步伐。

image.png

“传统村落的居住生活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同时又缺乏积极的保护政策引导,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缓慢的地区,村民不断外流,慢慢地,这些地方的传统村落也就逐渐‘空心化’了。”城科会副秘书长、传统村落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曹昌智分析表示。


而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看来,导致村庄空心化的首要原因并不是人的离开,而是公共生活的缺失。城市科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方明则表示,“空心化”问题不仅仅是传统村落,而是整个乡村普遍面临的现象,而且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改变,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还可能会更加严重。


不能坐视不管,听之任之


毫无疑问,传统村落“空心化”既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种现实,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的问题。村落一空,人把村落记忆带走了怎么办?村落遗产怎么办?传统村落的保护怎么办?“如果传统村落消失,我们将失去一笔极为重要的农耕文明遗存,对此,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听之任之,一定要认真、积极地应对。”冯骥才表示。


谈到如何应对传统村落“空心化”,如何科学保护与发展问题,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发展旅游,甚至单一地把开发旅游当做传统村落的救命稻草。“这恐怕不是从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认同和保护这个认识的原点出发的,文化和旅游从本质上并不相同,将传统村落改造为旅游景点既不是我们的目的,也不是我们的初衷。”冯骥才表示,传统村落发展旅游不能一味追求收益的最大化,更不能为招徕游人任意编造和添加与村落历史文化无关的“景点”


曹昌智也表示,发展旅游无可厚非,而且合理利用资源发展旅游,本身也是对资源的保护。但商业化不能超过合理的度。把资源当作摇钱树,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这就是一种破坏。

image.png

在如何保护传统村落方面,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采取的办法是,把那些古老的、有价值的建筑从已经“空心化”的村落剥离出来,集中一地建立乡村博物馆。一方面保护传统建筑,另外一方面也让游客和历史接触。上世纪初,荷兰的一些建筑专家痛心于历史建筑的损失,就已经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尝试,现在许多国家,比如韩国的民俗村,匈牙利、泰国、俄罗斯的老房子博物馆,都采取了这样的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教授萧放建议,保护传统村落应该重视振兴乡村社会精神。“重视村落的信仰和伦理道德建设是乡村精神振兴的基础,作为学者必须研究传统的乡规民约如何与当代社会环境中的德治、法治、自治合一。


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常嗣新则表示,如果要解决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必须注重解决原住民的民生问题。“传统村落只谈保护不谈发展,留不下年轻人,势必导致‘空心化’。村落是由村民为单位组成的乡村组织,原住民是乡村发展的原动力,只有让原住民留下来,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才能从本质上用活古村的资源,使民风民俗更真实地呈现。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传统村落要发展,必须要回复其经济功能,增强其自身造血能力,在保持其传统风貌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对建设。

image.png


为避免“空心化”,位于河南省新县的传统村落——西河村将废弃的粮仓改造成粮油博物馆与村民活动中心,受到了村民的喜爱和各界认可,也使西河村呈现出新面貌。公益建筑,如童书馆、小型学校或幼儿园等,通过创造出一些专门的空间,让不同群体有公共活动的地方,一方面帮助村庄恢复了活力,另一方面也为城市志愿者的到来提供场所。时尚建筑,如茶馆、小型餐厅、小型客栈等,一时成为乡村旅游的亮点,在短时期内积聚了不少人气,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村民们的观念。


罗德胤据此建议在各个传统村落里,由政府筹集或募集资金,对三处左右的传统民居或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和内部改造,使其符合现代化的居住使用标准。“示范点的选择可以是公共建筑、公益建筑和时尚建筑这三类。公共建筑,如大会堂、民俗博物馆、村民中心等,此类建筑能聚拢人心,激发地方文化自豪感,让村落重新找回集体凝聚力。


另外,现在的传统村落往往是以农业遗产为主来开展活动,支撑不了村庄的运行,因此要适当优化调整产业,特别是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在产业上解决这个问题,传统村落只能更加‘空心’,我们要继续发展农业遗产,跟生态循环有机农业和品牌农业发展相集合。同时,还要通过互联网尽快与民宿、旅游、康养相结合,让传统的产业与三产融合。”方明表示。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