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青年”冯骥才:文学和文化保护是我当下重心
发表日期:2019年4月15日      来源:羊城晚报 中国经济网       作者:李焕坤


14ce36d3d539b6006d16a20e29ba992ec45cb79a.jpg

演讲后,冯骥才为小读者签名 记者 邓勃 摄

1.92米的身高、挺拔的背脊、睿智的眼神……4月13日下午,当年逾古稀的冯骥才步履矫健地走进黄埔书院会议厅时,会场掌声雷动——

从业余走向专业

“大冯”一开始不是个作家。冯骥才在演讲时常常叫自己“大冯”。冯骥才生于1942年,年轻时曾在天津篮球队当过两年的中锋,后来因伤离队去了画画,画画之余冯骥才也会写散文,但小说创作是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的。“我挺怀念那个时候的写作,那个时候有一种感情,有一种感受,就希望把它写下来,甚至拿到报纸上发表,报纸虽然发表不少,但我还不是专业的作家。”冯骥才透露,自己真正走上文坛还是因为改革开放,“1978、1979两年我大量地写作,写了70万字,一直把身体写垮。”

随着作品不断涌现,冯骥才在读者的精神世界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家楼下墙上挂了一个信箱,原来是小信箱,后来换成大信箱,每天邮递员喊我名字,一开信箱,里面的信是像水一样丢下来,而且那些读者真的跟你说他内心的东西。”

其中让冯骥才印象深刻的是一封无字之信。“我记得那一封信,信打开以后一个字都没有。后来我发现纸有一点凹凸,仔细一看原来是水滴干了的痕迹,我知道那是干了的眼泪。眼泪是有黏度的,因为信压在一起压久了,揭信纸的时候有轻微沙沙的声音,这种声音我至今难以忘记。”冯骥才说,“经历过这样一段时期,我不知不觉走进文坛,我知道什么东西在别人眼里最有分量,我明白作家需要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从书桌跑到田野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进一步加速。“在转变期间,人们都关注城市要大变样了,却没有意识到我们的文化也在大量流失。”为了抢救文化,冯骥才放下手中的笔,走到田野中去。

然而出于对写作的热爱,冯骥才虽然手中无笔,但脑中有笔。“做文化抢救,我很多时间要在公路上跑,每次5-7个小时,这个时候我会跟司机说,咱们不说话了,我困了,要休息,实际上我没有困,我是把我脑袋里面的小说开始掏出来写了。”冯骥才透露,此次获奖作品《单筒望远镜》的细节也是这样在脑海里写就的。

写作、文化抢救两肩扛

迈入70岁后,冯骥才抢救文化的步伐没有停歇,但田野是跑不动了。“在书房的时间多了,小说不唤自来,小说就是这样,你意识到了一些东西,你不见得写它,但它存在着、等待着。”2018年,冯骥才连续推出《漩涡里》和《单筒望远镜》两部大作,在文坛重新活跃起来。

在他奔忙的事业中,什么让他最为看重呢?冯骥才回忆,2007年在《艺术人生》节目上,他给自己列出了四驾马车并排序,分别是:写作、文化遗产保护、绘画、教育。时过境迁,四驾马车也发生变化。“如今写作和文化遗产保护对我同样重要,无法分出高下,第三驾是教育,我想培养有责任感、有时代担当、有思想和文化视野的年轻人,最后才是绘画。”

(记者 李焕坤)

来源:羊城晚报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