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海南传统村落保护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为古村落添活力增韵味
发表日期:2018年12月20日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经济日报

峨蔓镇盐丁村古盐田。

 
木棠镇神冲村


峨蔓镇盐丁村古盐村道

 
在烈日下制盐的盐丁村民。 图片由记者黎有科 摄

 

     
        传统村落承载着历史变迁,且积淀着深厚的地方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旅游价值。当前,海南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要探索融入海南改革开放大局的思路、方法和措施;探索融入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探索如何促进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子。

承载历史文化

        传统村落保留了传统乡风,以多重文化要素共同构成古村落的文化血脉、古风古韵 
        传统村落蕴含着世代传承的民风民俗,是不可再生和无以替代的历史文化遗产。 
        海南的古村落、古民居有自己的特点,大都坐落在山水形胜之地,组合形式灵活多样,山区村落依山就势,沿坡面层级而上,平原村落依山傍水,布局随意中有规律,变化中有统一,突出了建筑布局营造方式的自然科学性,充满农村生活情趣和艺术价值,还有许多独特的艺术成就。有古朴淳厚的火山岩传统村落,整村的建筑、村巷、门廊等都由火山岩打造。如澄迈县老城镇罗驿村、海口市永兴镇美孝村等,如同一座座火山岩博物馆;有规整考究的琼北砖瓦村落,如文昌市18行村、儋州铁匠村等,优美的勐拱、幽深的村巷,处处可见,宛如世外桃源;有异域风情的南洋村落,如琼海市博鳌镇留客村、文昌市松树下村等,一处处精致的雕刻绘画,独特的院落组合,诉说着一段段下南洋的历史记忆;有轻盈雅致的黎族传统村落,如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昌江县洪水村等,一座座黄土墙、茅草顶的船形屋依山而建,原始的栏杆式建筑,体现了黎族人民安逸聪慧的生活方式……目前,海南省筛选出近200个传统村落,其中有47个被国家列为传统村落名录。 
        传统村落保留了传统乡风,以多重文化要素共同构成古村落的文化血脉、古风古韵,让游子能感受到曾经的温暖和记忆。

推动特色旅游

        传统村落不仅拥有丰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具有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态景观遗产,传统村落的街巷建筑、风景、山水、气候、文化等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是海南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儋州峨蔓火山海岸是火山喷发后,由火山喷发或喷溢出的物质堆积而成的海岸。这里有洁净如初的沙滩、水天一色的大海和独一无二的儋州峨蔓古盐田。峨蔓古盐田由盐丁、灵返、细沙和小迪4个自然村的盐田组成,总面积约577.7亩,峨蔓古盐田的特色不仅在于面积最大,而且“六大古韵”(古卤池、古盐槽、古盐房、古道、古塔和古盐神)并存。为防卤水流出,峨蔓古盐田共有砚式石盐槽7500多个。此外,村子里还有近40栋古盐房,均由火山岩砌筑而成,用于盛放成品盐及制盐工具。千百年来,传统而原始的制盐工艺从未失传,直到今天,峨蔓镇盐丁村依然沿袭着原始的日晒制盐工序生产海盐。“每当涨潮时海水便会浸泡沙泥,等退潮后,我们便用木耙把盐泥耙松、晒干。”现年60岁的盐丁村村民李生华介绍,待水分蒸发盐泥的盐分升高后,他们便把盐泥耙成一堆,放进铺有细竹或稻草的过滤池里,用脚踏实,浇上海水过滤,使其成为含盐分很高的卤水,然后再把卤水倒在石盐槽上,经过日晒制成盐巴。不过,这种工艺晒制的海盐不是加碘盐,一般只用来加工盐焗鸡、鸭和蛋类等食品,或者作为一种保健盐使用。 
        每年5月阳光充足时,古盐田旁随处可见制盐的盐丁,年轻一点的盐丁40岁左右,村子里还有几位80多岁高龄的盐丁。目前,仍在制盐的村民有85户左右,海盐亩产约4.5万斤。李生华介绍说,“现在制盐和以前比不得了,不可能拿出去卖了,也就自家留一些,送亲友一些。”虽然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已外出务工,但制盐的工艺在年轻一辈中并没有完全丢失。“虽然现在村里还坚持制盐的人数不能与以前相比,年轻一辈也不靠这个为生了,但这个手艺没有丢,也不敢丢,这是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李生华说。 
        2016年初,儋州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峨蔓古盐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力图保护好古代制盐业的“活化石”,实现儋州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 
        据儋州市委宣传部部长温龙介绍,当前,全省上下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千村百镇”建设,遍布海南的传统村落不仅承载着海南人民的乡情乡愁,更是海南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情感纽带。近年来,儋州在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越来越倚重传统古村古建等独特文化标识,越来越注重挖掘村落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通过对乡愁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挖掘,用独特的文化载体打造全域旅游。

加强活态保护

        离开原住民的活态传承,传统村落的魅力将不复存在,传统村落积淀的生机、灵气和乡愁也将无从依附 
        保护传统村落绝不是单纯保护遗址,而是保护至今尚存的鲜活文化,保护栖居于其中的父老乡亲及他们坚守的日常生活方式、生产生活习俗、家风祖训、传统美德等。离开原住民的活态传承,传统村落的美景将不复存在,传统村落积淀的生机、灵气和乡愁也将无从依附。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是乡村振兴在推进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海南省编制了《海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加大投资,完善设施的保护和利用。其中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的47个传统村落已经完成规划编制,并制定了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在规划的指引下,各市县加强对村落的保护,使村落的格局建筑得以保存,传统文化得以延续,村落人居环境得以改善。同时,坚持深入研究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保护区建设的关系,从不同方面努力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在系统梳理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整合、融汇、转化、传播等多种手段保护传统村落。 
        力乍村位于儋州市城区以北5公里处,是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客家村落,每户都有独立的院落,建有客家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入户门楼,门楼以户主名字命名,比如东武居、来友居。门外种有花草和果树,十分雅致,夏天还可在树下乘凉。 
        力乍村党支部书记林亚丰介绍,力乍村在保留村子原有历史韵味的同时,注重对民风民俗的继承和优化,村民无论老少都保持着客家人能歌善舞的本色,原汁原味的儋州调声源远流长,每天都有村民自发参与,自编自演、自娱自乐。 
        村民黄陈生说:“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里很多人家都开了家庭旅馆,收入高,生活富足。”林亚丰介绍,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都回来了,为村子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因为建设家乡勤劳致富远比在外漂泊打工有归属感。(经济日报)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