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冯骥才:有责任的人生是有分量的丨先生
发表日期:2018年9月10日      来源:中国之声      作者:蔡小林等

《先生》

  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情怀,任风吹雨打,仍固守信念。在市场强势奔袭的时代,先生们还需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做人的一盏灯。

  教师节来临之际,之声推出特别策划《先生》第三季,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

  冯骥才:有责任的人生是有分量的

  学生蒲娇:“他是一个非常身体力行的人,他会到很多地方去跟本地的百姓去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

  学生王坤:“完全是无功利化的,非常的有文化担当。”

  1942年出生于天津,当代著名作家、画家、民间文化艺术保护者。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散文、小说和绘画作品,《挑山工》、《珍珠鸟》等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大学课本。2001年起,冯骥才以木板年画入手,走上了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之路。十多年来,他带领团队走遍山山水水、乡野小径,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规模、全方位的田野普查、挖掘与记录。

  “我从文学到文化,实际没有离开我们这代知识分子身上的那两个字,就是责任,我觉得有责任的人生是有分量的。”

  ——冯骥才

  “一手撑着滚烫的酷暑,一手写下许多文字”,冯骥才先生在作品《苦夏》中说,夏季是他写作的高产季。《珍珠鸟》、《挑山工》……那些他在“苦夏”时写出的作品,入选了中小学语文课本,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从幼年走向了青年。

小学课文《挑山工》插图

小学课文《挑山工》插图小学课文《挑山工》插图

  在他所热爱的夏季里,我们见到了76岁但依然睿智、健谈、风趣的冯先生,交谈中方知,原来他自小的志向是绘画,并非写作。

  冯骥才:“实际我的绘画也跟喜欢文学有关系,比如我喜欢诗,诗特别启发对绘画的想象,所以它跟绘画也有关系。”

冯骥才绘画作品

冯骥才绘画作品冯骥才绘画作品

  写作不仅是为谋生,更是使命

  热爱艺术,却赶上文革,成了工人、教师、推销员。冯骥才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坚守着心中的梦想,默默地记录与创作。

冯骥才手稿

冯骥才手稿冯骥才手稿

  改革开放后,文学迎来复兴, 1978年,他的第一部作品《义和拳》正式出版,在那个普通人月工资不到30元的年代,冯骥才领到了3300元的巨额稿费,并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拿到稿费的作家。但在他看来,写作绝不仅是为了谋生,更是使命。

  冯骥才:“作家自己背负的使命(是)帮助人们去认识生活,人们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很需要和别人一起讨论,那个时候作家是最受人关注的职业。”

冯骥才在美国爱荷华写作中心创作《三寸金莲》关键一稿

冯骥才在美国爱荷华写作中心创作《三寸金莲》关键一稿

  怀揣着对文学的激情,八十年代,冯骥才写出了《神鞭》、《三寸金莲》、《一百个人的十年》等一系列的小说、随笔、散文,这些关注普通小人物命运的作品一经发表就引起了轰动。

  冯骥才:“有的读者的信,你打开时得用一点劲儿,因为给你写信的时候,他经常是很激动,流着泪写的。等干了以后,纸和纸轻轻地粘起来了,所以你一揭开的时候,有一种沙沙的声音。我现在还能想象那种声音,因为听这种声音的时候特别感动,你和读者是心连心的。因为这样的关系,作家身上也更具有责任。”

八十年代冯骥才每一篇作品出来,都会收到数百上千封读者来信

八十年代冯骥才每一篇作品出来,都会收到数百上千封读者来信

八十年代冯骥才每一篇作品出来,都会收到数百上千封读者来信

  曾靠“卖画”保护文化遗产

  但没想到的是,正是这“责任”二字,让他与热爱的文学渐行渐远。1991年12月,诗人柳亚子创办的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在周庄的旧址——迷楼面临拆除。从没卖过自己画的冯骥才,当即决定卖画保护迷楼。

  冯骥才:“我们时代转变的太快,我们城市要发展。当我们拆除的时候,有一些好的历史建筑,有价值的,要保留住,这是遗产,大量的优秀文化。所以我们需要提醒人们要重视。”

杨柳青画乡宫庄子要拆除,冯骥才赶去做“临终抢救”,挖掘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

杨柳青画乡宫庄子要拆除,冯骥才赶去做“临终抢救”,挖掘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

柳青画乡宫庄子要拆除,冯骥才赶去做“临终抢救”,挖掘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

  就这样,冯骥才义无反顾地从文学创作转身,投入到了民间文化保护的工作当中。2001年,他开始担任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随即提出要对民间文学、美术、歌舞、手艺以及古村落等进行全方位梳理,并用文字、图片、影像等方式进行记录和归档,进而推动保护。但是冯骥才手中既没有钱,也没有人,理想与现实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

  冯骥才:“说句实话,没想到那么困难。因为我当时一开始做的时候只是动感情。我当时拿的经费你都没法想象,要对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所有民间文化做一个地毯式的、盘清家底的普查、整理,这个工作我拿到的经费是30万。你怎么做全国性的工作?”

在窑洼炮台附近发现一块有重要历史信息的古碑

在窑洼炮台附近发现一块有重要历史信息的古碑

  没钱,赤手空拳的冯骥才又拿出了他的老办法:卖画。每次卖完一屋的作品,他都要跟画作合张影,关上门,一个人静静地跟它们呆一呆。那种不舍,只有他自己知道。

  缺人,冯骥才就身体力行,“把书桌搬到田野上”,亲自带领专家组奔波在田间地头。他所带过的30多名天津大学研究生中有不少也是田野调查中的主力。

民居木雕调查民居木雕调查

  冯骥才的学生王坤说,冯先生从来不让他们在象牙塔里坐而论道,而是要培养视野、操作力和对社会、对文化的责任。尽管举步维艰,但在调查现场,年龄最大的冯先生总是冲锋陷阵的第一人。

  王坤:“比如说2003年,冯先生做河北武强的年画抢救,当时也是遇上大雨,车子根本就开不进去,他趟着雨进去,脚上套着塑胶袋,就站在文化抢救的第一线。”

冯骥才在河南文化普查中也曾发现一个古老的画乡——滑县。入村这天正赶上冷雨浇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进村  

冯骥才在河南文化普查中也曾发现一个古老的画乡——滑县。入村这天正赶上冷雨浇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进村

冯骥才在河南文化普查中也曾发现一个古老的画乡——滑县。入村这天正赶上冷雨浇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进村

  将近十年,冯骥才一直在和时间赛跑,直到2012年,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才算基本完成,给、乃至世界留下了一批宝贵的文化财富。三千多个日夜的奔走呼吁,保护了民族的文化,却丢失了自己的写作梦想。问他,遗憾吗?冯先生却说,其实理想一直都在。

  冯骥才:“我想一个真正的作家,他对于这个土地的人民、国家、民族会有一种情怀,情怀是比情感更大的东西。因为我热爱它,像爱情一样,如果你爱它,你就认为它的任何事情就是你的事情。”

冯骥才说:“传承人于我如亲人”

冯骥才说:“传承人于我如亲人”冯骥才说:“传承人于我如亲人”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李欣。身高1米92的冯骥才被称为当代知名作家里“海拔”最高的人,也因为如此,他的朋友们爱喊他“大冯”。当76岁高龄的他,腰板笔直、风风火火地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庆幸,他还没有出现“老冯”的模样。

  非遗、古村落、写书、作画……现在冯先生每天的时间依然被各种工作填满,他说,工作的强度让他感觉身在中年。但人的一生如同四季,不知不觉就会进入下一个季节。年龄已经在提醒自己老了。

冯骥才接受之声记者专访

冯骥才接受之声记者专访

  我问,当代著名作家、画家、全国政协委员……这些闪亮的头衔,到底哪个最重要?冯先生说,老年人,最重要的是要活得明白。如果只保留一个头衔,他希望是朴素的作家,是能够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迎着我追究的目光,他笑了,认真补充道:这是一个70多岁老人的愿望,没有任何虚假。

       主创人员

  总监制:蔡小林

  总策划:高岩

  审稿:樊新征

  记者:李欣、陈庆滨

  制作:王敏

  播讲:肖玉、子文

  视频:苏平、王雪洁

  肖像绘图:孔颖

  新媒体编辑:柴婧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