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发表日期:2018年2月1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佚名
14个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18年工作推进会日前在苏州召开。这14个古镇中,有4个来自浙江,德清县新市镇位列其中。这则新闻让我回忆起2017年6月到访新市镇的经历
新市镇是江南七大古镇之一,江南古镇大都滨水而建、依水而立,一条逶迤的水系,托起两岸白墙黛瓦、古色古香的老民居。新市镇也因水成景,因水成街,因水成市。1700多年前的一场连绵大雨,使得今天新市西边的陆市泛滥成灾,居民纷纷东迁,渐成集市,因是新徙而成,故取名“新市”。大运河穿镇而过,水网密布。全镇被水分割,“三潭、九井、十八块、三十六弄、七十二座桥”是明清以来对新市古镇的概述,形态各异的古桥又将古镇联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幅“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的诗意画卷。由于水路发达,千百年来,新市商贸往来、市井繁华,逐渐发展成浙北地区大运河畔重要的商埠,近代有“小上海”之谓。
正是小桥流水、摇橹推桨的风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与上海的电影制片厂,不约而同先后把茅盾名著《林家铺子》《蚕花姑娘》的外景拍摄地选在这里。
最具特色的72座拱桥和36条里弄如今已经见不全了。所剩多少?陪我参观的表哥微微叹了一口气:可能不到一半吧。如今当地人沿街自发建起一个个木雕、蚕文化、民间艺术等展馆,极力挽留渐行渐远的水乡记忆。古镇在萎缩,所剩的地盘不大,沿河走一圈,不到1小时。
是的,新市相对同里、周庄、甪直、乌镇、南浔、西塘等江南六大古镇,在开发的步伐上慢人一拍,有些地方修缮跟不上,更显沧桑,游客稀少。不过,在我看来,在旅游开发中落后亦有后发优势。水乡古镇最让我看好的是它的悠然与宁静,以及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宅老巷子中等待被倾听的故事。徜徉其间,无人干扰,可以用心体会“从前慢,车、马、邮件都慢……”沧桑、幽静不失为一道风景,对于古镇保留它的风貌、格局、味道尤为必要。更何况,新市还有悠久历史的蚕花庙会、羊肉黄酒节……它们都能唤起古镇的热闹与乡愁。据说,常有上海和杭州的食客,开着车从高速公路上“闻香而来”,为的就是到古镇尝一碗羊肉面,当然,少不了就一口醇厚绵长的新市黄酒。
在浙江省出台的《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2017-2019年)行动计划》中,新市镇榜上有名。作为第一批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新市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市”。
我在德清县博物馆里曾见到“沈泰源药栈”的名号,那可是新市镇的“老字号”呀!当年的“沈泰源”商号的匾额由清朝重臣林则徐亲题。可惜,这爿药材行没能躲过小镇建设的热潮,10多年前和药王殿一并被拆毁,徒留下“沈泰源药栈”的名号,被德清县博物馆永久保存了下来。
在新市未来的开发与保护中,怎样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怎样重树“沈泰源药栈”等老字号?值得深思。让更多“老字号”重获新生,让古镇成为滋养传统文化的沃土、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这样的古镇才能实至名归,更有味道。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