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发表日期:2018年1月24日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记者 杨逸 通讯员 王宏芳
深读 对话
1月13日晚,第十三届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盛典在广州举办。著名作家、民间文艺家冯骥才等荣获“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荣誉称号。
冯骥才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关注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他创立我国第一家公益性的非公募基金“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发起“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提出将传统节日列为我国法定节假日。
日前,冯骥才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分享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见解。他透露,今年将计划完成作品《漩涡里》,该作品将全面回顾过去20年间文化界参与文化遗产抢救工作的思想历程。
“我视这次获奖为代领集体奖”
南方日报:能否谈谈您获得“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荣誉称号的感受?
冯骥才:这个奖项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终身”二字——这倒不是说对我个人成就的肯定,而是告诉我们:文化工作是终身的事业。对文化爱之太切、爱到极致,就有了责任;有了责任,就会对文化许定终身。许多文化工作者,一辈子都在田间地头默默无闻。我很敬佩他们。我更愿意将这次获奖,视为“代领”一项“集体奖”。我不会给我的事业“画句号”。
南方日报:您认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是什么?
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根植于当代人对历史与精神价值的尊重。中华民族是重精神的民族,而不是物欲至上的民族。我们现在经常说中华文化灿烂辉煌、博大精深。但回到日常生活,人们对自身的文化传统还不太当回事。年年都在讨论“年味”变淡。其实“年味”会否变淡,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营造足够的空间,让老百姓过好年。除夕是人辞旧迎新的日子,也最有“年味”。我曾在政协两次提案除夕放假,现在国家也采纳了这个意见。保护好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自己。
南方日报:您如何评价目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冯骥才:实际上,这些年来,我们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现已基本完成,进入“后非遗”时代。通过10多年来的发掘整理,我们对我国拥有多少非遗“家底”已能做到心里有数了。但我们的保护工作才刚刚开始,而且工作压力更大了。民间文化一旦被认定为文化遗产,立刻就有了旅游与经济价值,大家都想开发,保护的难度也就更大了。
并非所有文化都适合产业化
南方日报: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您认为,应如何平衡传承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
冯骥才:文化是不断发展的。生活变化了,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也要发生变化。在农耕文明,它的变化周期或许会很长,但在社会急剧变化的今天,民间文化不可能不变。
要理解这种变化,我们需要澄清两个概念,一个是“民间文化”,一个是“民间文化遗产”:前者是必然向前发展的;后者则是历史形成的文化形态与审美,需要完整保存下来。而“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目的在于保存经典,让后人继续享受这些文化瑰宝。
我们还应注意到,民间文化不同于精英文化。它们是老百姓创造的,传承发展需要得到更广泛的认同。因此,我们要关注民间的手艺人,要将他们当中有才华、有创新意识的人与作品介绍给社会。这也是山花奖评选的目的。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应遵循哪些原则?
冯骥才:根据联合国提出的精神,文化遗产是可以合理利用的。但利用并不是出于单一的经济目的,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欣赏和了解我们的历史,让文化遗产成为当代人经济生活的一部分。文化遗产的利用能产生经济利益,这并没有问题,产生效益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弘扬传统文化。然而,我反对使用“开发”这样的词。“开发”就等于将我们的文化遗产变成一种可以卖钱的工具,甚至为了卖钱而不惜去“改造”它,使之失去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此外,我们也不能随便套用“文化产业”一词。“文化产业”产生于20世纪现代工业的语境。但并非所有文化都适合于文化产业。尤其是民间工艺,它最大的价值与特点就在于手工性,每件作品都各不相同,有人类生命的痕迹与生动的美感,是机器做不出来的。许多手工的优点还没有被人发现。如果将它们“产业化”,一味追求效率,工艺背后的文化内涵就被丢弃了。因此,我认为,文化遗产在利用之前要先去理解,而不要急着动手。
“我从不忧虑岭南文化传承”
南方日报:广东是孕育岭南文化的土壤,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在本届山花奖评选中,广东夺得两项山花奖。您如何看待岭南传统文化的生态?
冯骥才:岭南文化是南方文化的代表。我从不忧虑岭南文化的传承。每次来到广东,我总感到这里民间文化的人气很旺,比如广东农村文化生态就保存得很好。这说明越到现代社会,人就对自己文化的“根”产生越深的情感需要。岭南文化鲜明的地域特色,同样难能可贵。反观中原地区,很多省份的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出现很多同质化的问题。我认为,地域文化特色今天应该继续保留,也要展开深入的研究。
南方日报:如果您要对年轻一代的文化人说几句话,您会说什么?
冯骥才:年轻人首先要热爱文化。但对文化的热爱不是被人灌输的,而是来自对我们这片土地的关切。我们许多的文化遗产,并不是表演给别人看的,而是我们的先民在极端艰巨的条件下、为求生存而发出的呼喊,是他们内心情感与信仰的表达。要了解我们的文化,就得多往大地的深处走一走。其次,还要提高文化修养,包括对古今中外文化的了解,文化的价值往往是比较出来的,只有具备充分的修养,才能读懂我们的文化。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