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留住乡愁——乡村文明的活态坚守
发表日期:2018年1月1日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阳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任沁沁; 魏圣曜; 潘强)29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走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专家认为,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留住乡愁,发展乡村文明,就守住了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底线。

文化浸润民心

“有些年轻人家庭观念偏淡,有些地方不重视仁义礼智,各位乡亲们有没有考虑过其中的原因?”记者走进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书院街道宫家村的孔子学堂时,书院幼儿园园长张百衡正在声情并茂地演讲:“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优秀文化的传承,具体到每家每户来说,就是缺少对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

12月的一个傍晚,尽管室外气温已经摄氏零度,仍有100多名村民冒着寒冷来到这间宽敞明亮的大讲堂,聆听演讲。

a0ceabcd7e500189c2fffa86470028da.jpg

图为江西婺源厚塘山庄清淡的古建筑。 新华社记者宋振平摄

56岁的村民高玉景只有小学文化,但她却听得津津有味。“如果讲得太深了我也听不懂,但儒学讲堂上的老师们说的是容易懂的大白话。”她说,村里每个月会组织大约五六次儒学讲堂,邀请曲阜市的老师们来村里讲课。

从良好家风到夫贤子孝,从文化传承到和美村庄,张百衡说:“演讲的时间并不长,也就一个小时左右,主要是让村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日常生活之中。”

曲阜已连续4年举办百姓儒学节,儒学节期间村里会举办“邻里乐和宴”、儒学讲堂等活动。

经常深入农村、社区、学校的儒学讲师孔为峰说:“明显感觉到人们对文化的渴望,对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特别感兴趣。”

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曲阜市书院街道宫家村党支部书记宫建说,近些年村民们受到更多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孝敬老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的人更多了,村容村貌也更美了。”

据曲阜市统计,当地405个村已全部做到“一村一个孔子学堂,一村一个儒学讲师”。曲阜市委书记刘东波说:“儒学的传播,不仅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也浸润着农村之外更广阔的世界。”

“内求式创新”

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绚丽的灯光,山野作背景,星月来照明。浙江丽水庆元月山村的村民们自导自编自演的乡村春晚,尽情地展现基层老百姓的乡情、乡韵、乡愁与乡乐。

1981年至今,自月山村而起的乡村春晚,已经从丽水“扩散”到全国。如今,丽水有882个村子自办乡村春晚,每年参与群众100万以上,自创各类艺术节目10000多个,产业带动14.13亿元。

  6175270d5699503a9596d5af3ba356a2.jpg

图为2013年月山春晚,5名80岁以上的老人组成红歌联唱节目。受访者供图

傍晚时分走进月山的小弄堂,总会听到吱吱扭扭的拉琴声,村民们白天种地,晚上便会三五成群扎堆到一起说唱学琴。

最早关注月山春晚的媒体人裴建林说,这些原生态的节目是村民们最真的心和最动人的情,是千古流传的农村文明传承的象征。

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公共文化和群众文化最主要的一个标志就是老百姓的参与。”丽水市文广出版局文化艺术处处长林岳豹说,一台台乡村春晚迅速形成裂变的文化力量,合成众智、众筹、众力,实现全民“内求式创新”,丰富了乡村的公共文化供给。

归来与反哺

近年来,随着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步伐加快,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由此激发了农村旅游、现代农业等产业的兴起。

乡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指出,改革开放后,大批农民到城市追寻更好的生活,而如今,乡村在生态环境、生存空间等方面,表现出比城市更多的后发优势,吸引了更多人回归。

山东沂南县岸堤镇朱家林村,是国家级旅游扶贫重点村,130户中贫困人口就占到31户,村民依靠种植花生、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生。

“不靠山靠水,村子也能找到别的发展机会。”两年前,秉着这样的信念,“80后”女孩、朱家林村青年创客中心负责人宋娜带着年轻团队,住进了朱家林,开始了一场以村民为主角的乡村改造。村里空着的土坯,以村民入股的方式,重新打造成民宿、青年旅舍。

永续环保、乡土文创、青创众筹……凭着这样的理念,耗时两年,年轻人们在这里建成了青年创客中心、乡村美学馆、沂蒙生态建筑实验基地、精品民宿、有机菜地等。

为了最大程度保留村子的原味,年轻人们拜访了村里的老木匠、老石匠,并在后续设计中将古老民俗留存下来。

“传承乡土文化精华,重塑民间信仰。”宋娜希望成为乡村文化的守护者。

林岳豹说,广大村民的坚守,越来越多涌向农村的发展力量,正在发展提升着农耕文明。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