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冯骥才春分日 动情说四季
发表日期:2017年3月23日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肖明舒

画讲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于的文人来说,作画时的构想一定含着文思,让文思深入画意;而在行文时常常伴随着形象的想象,使文字的描述活灵活现。故此,古代的文人画不仅要在画中放入文思与诗意,还要在画面上题写诗文,文图相辅,以丰富观者的感知。

近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冯骥才先生的一本名为《艺写四季》的绘画、艺文随笔作品图文选集,书中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顺序,融散文、绘画两种表现手法为一体。

这本书是文学家、艺术家冯骥才全新的文本尝试,他用手中的画笔与写作之笔,呈现了寻常四季里别样的斑斓与韵致。

昨日,在天津财经大学举办的“《春夏秋冬》特种邮票首发活动暨著名学者冯骥才先生讲坛”活动中,冯骥才介绍了创作这本书的缘由还是来自老祖宗说的“诗画相生”,这种意境来源于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在这本书中,他按照“季节”这一线索,精心撰写拣选了艺术水平较高、文学意涵较深,同时也最能体现其写作和绘画风格的图文作品,让读者回味人的审美意境。

很多时候,人们读诗、读散文,多年后在脑海中依旧能够留下深刻记忆的便是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这本《艺写四季》即是如此,它将诗化的文字和冯骥才先生兼取中西的绘画技巧与含蓄深远的文学意境想结合,对于读者来说,有助于我们理解艺术和人对艺术的表达方式。

“我把诗句掺入色彩中,我将画意放在笔管里,描述感动了我的大自然四季。”在这本书中,冯骥才先生这样写道。

人对于四季有着敏锐的感知,就在去年,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四季的变化和“二十四节气”的轮回已经深深印刻在华夏儿女的骨子里。冯骥才先生说:“人对于季节和节气的体悟不仅表现出祖先的智慧,更体现了他们是懂自然、懂生活、懂生命的。”

这种“懂”反映在古人“因景生情”中,他举例说,无论是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还是苏东坡的“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这些词句看似写景,实际上都是诗人借此表达了或喜悦、或悲伤的情绪,寄托了古人丰富的情感。不仅在诗词中,的很多节日也与景物有关,“最为典型的要算是中秋节了,古人将月圆之景与亲情团圆联系起来,并将秋天收获后心里的甜美赋予在月饼这种甜蜜的食物中,可见,古人的生活是多么的诗意,他们懂自然、懂人生,更懂得什么是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冯骥才先生说。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