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激活传统村落 留住乡韵乡愁
发表日期:2017年2月20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于泽 田铁流

潘鲁生畅谈传统文化回归和民间文化修复,为我市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建设把脉支招

       “一些地区在传统村落保护与改造中,‘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当务之急是要激活传统村落。”2月12日晚,在惠州西湖紫苑茶馆,文联副主席、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接受《惠州日报》记者独家专访,畅谈传统文化的回归和民间文化的修复,为我市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建设把脉支招。
传统村落维系中华民族最为浓郁乡愁
       “这是我第五次来惠州,几次下来先后走访了10多个传统村落。”刚从惠东县多祝镇田坑村完成田野调查的潘鲁生颇为兴奋,不住地为我市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建设点赞。
       一直以来,潘鲁生崇尚走出书斋、走进田野,他认为民间文艺家的课堂就在田野。
       “此前,惠州龙门农民画获得‘民间文艺山花奖’,当地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手工艺产业’,农民画产业发展如火如荼,这很不容易,说明惠州对传统文化极为重视。”潘鲁生说,此次走访的田坑村,自然环境优美,虽然也有不少村民选择外出务工,但该村传统村落文化机理没有被破坏,遗存下来的建筑保护完好、风格完整。建筑中石材的广泛应用,体现出前人在建筑中坚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作为我市首批7个传统村落之一的田坑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末,建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包括20多座建筑及众多房屋,建筑布局对称有序、构思精巧、风格独特、美观庄重,具有浓郁的地方民俗文化意味。村内有18条古朴的巷道、围龙屋、碉楼、高耸的城墙以及近400间房厅。
经历了长期的农耕社会,我国在传统村落中保存了大量的古民居、寺庙祠堂等各类文物建筑。这些文物建筑体现了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是村落文化的精华所在。
       据初步统计,全国现存的200多万个村落中,各类不可移动文物超过20万处,占全国文物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的26%。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万余处。
       “农村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戏曲、手工技艺等大量散见于传统村落,包含
着一代代人儿时的回忆。”潘鲁生说,从历史文化角度,传统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维系着中华民族最为浓郁的乡愁。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可以为我国城镇化发展保留可资借鉴的历史文化脉络,使城市建筑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
空心化让人们失去家园归属感
       传统村落是一种文化血脉相连的生命机体,更是一种生态系统。伴随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这些年,我们在走访中注意到,一些地区在传统村落保护与改造中,‘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传统村落本身空心化、空巢化,观念改变了、习俗消失了、人去楼空了,照此发展,还会产生相似的后续问题,最严重的是失去家园的归属感。”聊起“空心村”问题,潘鲁生的语速一下子加快了许多。
       潘鲁生认为,一段时期以来,传统村落遭遇历史性的老化,也遭到破坏性开发。从这个角度看,目前我们对传统村落村民的关心和保护还不够,国家需要在政策扶持和配套措施上,更好地解决传统村落的空心化问题。
       “随着城市文化趋同化,我们要警惕利用城市文化、城里人的经验做法去改造农村。”潘鲁生坦言,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是一个文化战略问题,应守住农村的文化底线,需要提升到“文化生态保护”的高度来认识。
       “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农村的文化生态,对空壳空巢的村落进行内容补济,发掘盘活农村文化资源,发展手工艺生产,改善村民生活,提高传统村落的再生能力。”潘鲁生认为,从改善民生角度看,传统村落很多分布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村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十分迫切。应在严格保护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完善传统村落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居环境。
留住村民留住手艺避免空心化
       惠州人深知,只有保护好这些古村落,才能留住我们的历史,留住那些曾让我们无限留恋的青山、绿水。
       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也正是我市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我市先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美丽乡村“三大行动”,农村面貌不断改观,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一个占地0.3平方公里的老村庄,成了“空心村”。老房子长期闲置,墙体剥落,长满苔藓,破旧不堪,不少出租作废品店或开了小作坊。这是一年多之前的博罗县罗阳镇观背村。
       如今的观背村,斑驳的院墙变身唯美壁画,破旧的房子实现华丽转身;旧石磨、旧瓦罐等小物件散发出浓浓的乡愁;文化团队接连入驻,闲置老屋成了“抢手货”……观背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壁画村,村民回归、游人如织。
       文化融合,既留住了乡愁,又盘活了整个村庄。当前,博罗也正因地制宜,创新“观背模式”,谋求“大观背”的蝶变。观背村的成功,也为我市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建设提供了经验和样本。
       当记者向潘鲁生提起“观背模式”时,他颇感兴趣,希望作为民间文化建设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他指出,今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支持传统村落保护,“观背模式”高度契合中央精神,通过发展旅游业,切实增加村民收入,值得借鉴推广。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号文件2月5日发布。今年的1号文件多处直接提及“旅游”,就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等作出重要部署。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
       潘鲁生认为,要本着政府主导、专家参与、村民受益的原则,修复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留住村民,留住手艺,避免空心化。
       “只有让村民感兴趣,让村民在保护与开发中获利,他们才会积极参与其中,否则传统村落修复就是一盘死棋。”潘鲁生说,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人为核心,从保护村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谈保护,谈建设,列入民生工程。
       潘鲁生提出,要实现“一地一规划”“一村一方案”,吸收专家意见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对惠州来说,既要重视地方乡贤等民间力量,也要巧借“外脑”,建设智库,加快推动古村落修缮保护与开发。
       同时,潘鲁生建议,市、县、区应认真做好传统建筑资源有效利用与文化产业创新开发的规划,因地制宜,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相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形成产业联动;在充分发挥本地传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建立手艺专业村,服务新农村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探索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