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让优秀传统村落活起来传下去
发表日期:2017年2月17日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福建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侧记

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

顺昌县上湖村


龙海市东园镇埭尾村


永定县湖坑镇南江村

  白墙黑瓦马鞍墙,

  叠板门罩山水头。

  白沿门楼对山墙,

  鹊尾重詹长悬鱼。

  曲坡文脊砖间石,

  琉璃垂莲诗文犀。

  红砖白石燕尾脊,

  砖雕骑楼和尚头。

  红瓦白墙燕尾脊,

  彩脊骑楼和尚头

  ……

  核心提示 保护传统村落,保护古建筑,要严格按照《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一要调查与摸底衔接,二要原貌与原味同在,三要保护与开发兼顾,四要乡愁与乡情并存。

  福建历史悠久,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作为承载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记忆的传统村落,真实记录了传统建筑规划布局的经典理论和精湛的建造技艺,突出反映了福建各地特色风情和传统文化,承载着福建人民浓浓的“乡愁”, 孕育出闽南文化、闽都文化、客家文化、朱子文化、闽北文化等多样地域文化。在福建900多个乡镇、14000多个村庄的滨海之岸、青山绿水间,散落着大量的传统村落。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省领导多次批示和提出要求,亲自部署和推动保护发展工作。各地积极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申报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评审认定市县级传统村落,完善传统村落档案和信息系统,推进保护项目实施,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目前该省共有传统村落4229个,数量位居全国第6位。

  摸底与建档衔接,构建完善保护体系

  三查一建打基础。2012年福建开展传统村落调查以来,省住建厅多次组织开展全省范围的传统村落普查,共普查登记村落1017个,初步掌握了全省传统村落基本情况。普查传统民居类型,共普查传统民居类型51种,代表性建筑144幢,并成立《福建省传统民居类型全集》编纂委员会,在制作完成住建部《传统民居类型全集》福建部分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制出版《福建省传统民居类型全集》。普查历史建筑,2014年以来委托华侨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等高校开展城市、乡镇、村庄历史建筑普查,初步登记4万余幢。完善村落档案制作,组织各地对传统村落开展科学、详细调查,并按传统村落档案制作要求,目前前3125个传统村落已初步建立档案,第4104个村正在制作档案。

  原貌与原味同在,推动传统村落完整性

  保的是村落,护的是历史。

  原貌、原味是传统村落的特性。近年来,福建省通过科学规划、技术指导和树立典型,不仅保住了村落更是护住了历史。

  科学规划促保护。制定省级规划引领各地传统村落科学发展。几年来陆续编制了《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发展规划》、《福建省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保护发展“十三五”规划》,通过省级规划研究,进一步分析全省传统村落类型和风貌特色,提出差异化保护发展的路径和对策措施,探索产权制度改革方向,明确保护发展主要项目和建立项目库的基本要求,作为引导和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行动纲领。村落规划编制,筛选公布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单位推荐名录,优先安排规划编制省级“以奖代补”资金,督促指导各村落按照住建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选择高水平编制团队,编制保护发展规划,有效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目前全省前3125个传统村落编制都已完成保护发展规划,第4104个村正在组织编制保护发展规划。基础研究工作,支持福建工程学院,成立福建传统村落与历史建筑研究中心,开展该省传统村落聚落形成、发展、演变以及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特征、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特征、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要素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并建立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数据库,为该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开展专家上门服务,组织规划、建筑、文物保护、园林景观、文史、旅游、古建筑维修等方面30多名省内知名专家,成立省级专家服务团,分期分批深入传统村落现场,指导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和保护项目实施,帮助解决存在相关技术问题。出台保护和整治指导意见,明确了“规划引领、彰显特色,保护优先、适度开发,以人为本、改善环境,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四大原则,提出完善规划设计、传承历史文化、改善环境面貌、推进产业发展、健全长效机制五项任务,并要求在资金、用地、招投标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制定《保护和整治导则》,用比较规范和简洁的方式,告诉人们传统村落要保护什么,如何正确进行保护。

  典型引领树榜样。完善规章制度,出台了《福建省传统村落评审认定办法》,规范省市县三级传统村落申报、评审、认定工作。申报传统村落,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村落积极申报传统村落,目前该省共有传统村落4229个,数量位居全国第6位。建立省市县传统村落名录,公布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275个(不含已列入第四批传统村落的64个),市县级传统村落267个。传统村落名录图册制作,以图文并茂方式,分2册收录125个传统村落整体风貌形态、历史建筑、传统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下发各地,既可存史又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保护与开发兼顾,让村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保得住,也要活起来。

  村民是创造村落历史的主体,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也要开发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让村民得到实惠,让村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变要我保护为我要保护。

  近年来,福建省结合省情,科学规划,做到保护与开发兼顾。该省传统村落量大面广,且大部分分布在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财政大多比较困难,保护资金普遍匮乏,需要发动全社会力量推进保护发展。2014年以来,该省采取树典型、促带动的方式,省财政每年安排5000多万元,重点扶持10个传统村落和名镇名村保护改善提升,通过树立示范典型,以点带面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30个重点扶持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共实施项目22个,完成投资6.78亿元,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并召开现场会交流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如永泰县嵩口镇中山村引入台湾设计团队和新型业态,采取“针灸模式”,以保护整治重要节点为突破口,以挖掘传统手工作坊和工艺为重要内容,推动古镇保护传承和休闲旅游共同发展;尤溪县桂峰村重点保护几十栋历史建筑和古街古墙,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明显改善环境景观面貌,延续了历史风貌和古民居遗产,带动了乡村休闲旅游;福安市溪潭镇廉村突出“廉”文化,分步从建筑整治修缮、历史环境要素修复、绿化美化提升、设施完善建设等方面,对破损官道、城墙、码头、后湖宫、凤池、古民居、祠堂等建筑进行了修缮,建设了公厕、停车场,改造了游客接待中心等设施,成为国家省级廉政教育基地;永定区南江村立足土楼沟地理优势,采取少拆旧房、少建新房等措施,保护土楼整体风貌,设立村环卫基金,确保长效保洁,做到遗产保护和环境改善双提升。

  乡愁与乡情并存,让传统村落薪火得到延续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这是党中央对传统村落的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近年来,福建省在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上,从培养专业人才,扶持乡村工匠等方面入手,努力提高保护和开发水平,让传统村落薪火得到延续。

  抓好工匠培训,组织开展园林古建特色工种技术工人培训考核试点工作,2015年以来培训考核古建筑特色工种技术工人4000多人,有效提升了古建特色工种技术工人操作技能。开展乡镇长脱产业务培训,对全省900多个乡镇政府乡镇长、村建站负责人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免费脱产业务培训,设置传统村落保护传承相关课程,2014年以来共培训3000多人,提高了乡镇基层干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管理水平,得到参训人员普遍好评。举办传统村落申报专题培训班,发动约800名村主干部和相关乡镇管理人员参训,并邀请住建部专家和省内知名专家,讲解传统村落保护理念、保护规划编制要点以及传统村落申报注意事项等内容,提高干部业务素质,树立“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意识,促进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该省通过适度开发,更多的人来到传统村落后,既能看到古建筑,又可以学习传统文化,体验民风民俗,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才能实现其最终的价值与意义——守望乡愁;不断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保护传统村落工作才能获得更多支持,走得更远,原汁原味地留住乡愁、守望乡愁。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支持传统村落保护,维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整体风貌,有条件的地区实行连片保护和适度开发。在十三五期间,福建省住建厅将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大传统村落和历史名镇名村的保护力度,让传统村落薪火得到延续与发展。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