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发表日期:2017年1月31日 来源:中老年时报 作者:李 剑
过年,最重要的生活与生命意义是“辞旧迎新”。所以,依照传统,最重要的日子是除夕。只有除夕这天才真正具有辞旧与迎新的意味。日前,著名文化学者、作家冯骥才在清幽古雅的天大冯骥才研究院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畅谈保护和弘扬传统年俗文化的意义,以及他对年的情怀。
淡淡年意浓浓情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农耕时代里,经各族人民的文化创造,春节成为一年一度生活中的大事。每当除夕夜,阖家包饺子、放鞭炮、看春晚,已成为百姓约定俗成的三大民俗。但如今,放炮的少了,春晚也有很多人不看了,年味似乎越来越淡了,的年俗文化悄然发生着变化。
对此,冯骥才认为,年味变淡,是历史必然。年从何来?年,是农耕时期形成的。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节奏,跟随着农耕生产的节奏,而农耕生产又和大自然节律是同步的。大自然节律就是春夏秋冬,就是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年预示着新一轮生活的开始,人们在新的一年充满了渴望,“年是个充满理想的节日、理想化的节日。人们在过年时候,为什么要吃得好,穿得好呢?因为人们要把生活的理想变为现实,把现实理想化,把理想现实化,所以,年是一个放大的生活”。农耕时期,人们用自己的想像力,使生活变得火爆、吉庆,更符合人们的愿望,愿望就是阖家团聚,一家人其乐融融。五谷丰登,心情愉快,平平安安,这是生活最实际的理想,这些理想都要利用过年的年俗,年里的各种装饰,年文化的各种图像和符号,充分地、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是农耕时期的年。
如今,人们离农耕生活渐行渐远,过年的年味也越来越淡,但农村的年味比城市浓一点。“这是因为农村生活还是农耕的生活,即使现在用上了现代化的设备,比如手机,但人们的生产节律还是与大自然的节律连在一起,而城市就离得远了。年里的内涵也离人们远了,年意也远了,年味也就淡了。”冯骥才说。
这是年味变淡的一面,但还有不变的一面。
年,总会给人们一种人情的格外温暖。正是为了这种非同寻常的“情感时刻”,人才会“每逢佳节倍思亲”,回家过年时才有归心似箭的感觉,才会有一年一度举世震憾的春运。于是,团圆成为春节的第一主题,也是春节最重要的情怀。“团圆首先是家庭的。人把家庭为单位的血缘关系看得尤为重要。珍重骨肉亲情,鄙视六亲不认。一家人围着一桌五光十色的美酒美食,全家老小,一个不少,泯去嫌隙,阖家欢聚,尽享手足、夫妻、子孙之情和天伦之乐,这不一直是几千年来黄土地上的人间梦想吗?”冯骥才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年,流淌在人们血液中的文化记忆是抹不去的,虽然年所创造的习俗离我们远了,但人们心里对年的盛情却没有变。
年意退守在人们的心里。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对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人一种独特的文化,这个文化构成了我们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跟文化有重要的关系,年最充分地表现出了这一点。“于是,这情怀使得腊月里中华大地上所有城乡、所有家庭都变成情感的磁场,而每一次全家欢聚都必然再一次加深这团圆的情怀。这不就是‘年文化’吗?从报信儿的腊八到压轴的元宵,其间长长的将近四十天。中间是过年,过大年三十。三十是高潮,高潮是团圆。”冯骥才说。
大年三十:年的高潮
2007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冯骥才曾提出建议,把初七的假期挪给年三十。3个月后,当时的国家发改委采纳了这个提案, 这是影响深远的重大变化。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常年在外工作,传统的“大年”团聚成为他们越来越珍惜的日子。故而,这一天外出工作的人全要赶回家,全家老小聚拢一起,以美食美酒助兴,相互祝福,享受亲情,还要燃放烟花鞭炮,共同度过这个关键的时刻。除夕这天(俗称大年三十)是春节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天。
当年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提案?冯骥才表示,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农耕时代里,经各族人民的文化创造,春节成为一年一度生活中的大事。它独特而丰富的民俗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个性与生活情感;它欢乐、祥和、团聚的节日主题,蕴藏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为四海华人所认同和共享。“从年俗上说,除夕这天就是‘年’。人把这天亲热地称做‘大年三十’。这天绝不只是吃一顿‘年夜饭’。年夜饭不过是除夕的一出重头戏。还有许多必不可少的大活动都要在这一天进行。从敬祀祖先、年夜守岁,到子夜时分燃放炮竹。而这一天最令人欢悦和感动的还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人间团聚。不论是男女老少一起忙碌着年夜的酒饭,还是在寒风中终于点燃了烟花的药捻儿,年的高潮、年的情怀,以及最深切的年味都是在大年三十这一天。此外,依照民俗,初五(俗称小年)之后,各行各业都已开市开业。年俗事项基本结束,已经‘无年可过’,春节假日如若还一直延至初七,反而会使春假变得乏味与疲痺。”
2006年,国务院公布,春节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年三十”这天放假,符合民俗要求。“节日遗产不同于艺术遗产。艺术遗产传承者是艺术传人,节日遗产的传承者是全民。只有广大人民过好春节,从精神到心理都能得到充分满足,节日遗产才能传承下去。这也是最好的文化保护。那就首先要遵从文化的规律,顺乎民情表达,合乎年心理的需要,以使优秀的文化得到弘扬。”冯骥才说。
民间年俗:微信拜年
百节年为首。
民间年俗中,哪些是应该保留和发扬的?冯骥才认为:“历史上的年俗是不断变化的,各式各样的年俗的存亡和更替是自然规律。读民俗历史,各个朝代,人们过年的方式都不一样。我小时候过年和现在过年方式就不一样。人们到时候不需要它了,不再认同它了,这个东西就消亡了,你想留也留不住。文化是自然积累的,也是人们自然认同的,不能强求。比如,人们贴门神,现在人们都用防盗门了,往哪贴呢?过去门神都是一对儿,都是两扇门,现在住的单元房都是一扇门,门神没法贴呀。在河南,有一种门神叫‘独坐天’,只有这个门神适合单扇门,别的地方都没有。”
年的氛围离不开装点。人们在春节中呼唤春,巴望春,迎接春,因而称门联为“春联”,甚至在红纸上书写一个大字“春”,贴在大门上,表示对春的敬候。贴吊钱、挂年画、贴春联是天津人的年俗。“现在居室都已经装修了,年画不好粘了。吊钱,讲究贴在窗户外面。现在很多人家住高层,吊钱没法贴到外面,否则只能把人在外面‘倒挂’,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冯骥才笑道。
如今,有很多习俗没有了,但人们可以创新。有一年,敬一丹到天津做过年习俗专题,冯骥才带着她到天后宫前年货市场转转。当时在年货市场上,冯骥才看到一个小篮里放着福字,这福字只有手指盖大小,冯骥才问敬一丹:“你知道往哪儿贴吗?”“准是用在新东西上。”“你说对了,是用在电脑上。这个东西不是谁发明的,也不是政府推行的,它就是人们在过年时的一种创新。年轻人天天用电脑,到过年时,觉得电脑屏幕是黑的,需要有一点喜庆来装点,于是,不知道是谁,想到用红纸弄个福字。这说明人们有年的心理和热望,就要创造一种形式来渲染表现他的情感。”冯骥才说。过年的方式,随着生活的变化,总是要不断创新和变化的。“近年来,天津出现用生肖做图案的剪纸,专门贴在大门上,这是过去没有的。鸡年马上要到来,带鸡的剪纸图案很多。前些年人们还用短信拜年,短信拜年没有图像,不如现在的微信拜年,打开手机,就会有一大堆祝福的文字带着笑‘声’笑‘脸’笑‘话’,从手机里喷涌而来,祝福祉,道平安。微信拜年,这便是近些年陡然兴起、方兴未艾、愈来愈热的拜年方式。”
“我的过年方式:简单,不奢侈”
冯骥才喜欢过年,并尊重年文化。谈起如何过年,他说:“我过年很简单,完全按照人的习惯,一定要在家里整理一遍屋子,要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迎接新年,怀着对年的敬畏之心。”
这几日,在天津大学冯骥才艺术研究院,前来给大冯拜年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在年味日渐淡薄,传统的拜年方式已被电话和微信取代的今天,这实在是难得一见的场景。采访中,冯骥才笑称很累,但盛情难却,只能享受这种“被拜年”的乐趣。虽然每天很忙碌,但仍自己动手,收拾、布置每间屋子,重要的地方,还要贴上一点儿年的装饰,比如小吊钱儿、福字。在家的大门上,也要贴上福字。另外,要挂祖先像,三十晚上烧香祭祖。
今年,是冯骥才母亲百岁寿诞。三十晚上,冯骥才会带着全家到母亲那儿陪母亲过年守岁。冯骥才有一种年的心理,“就是年货要备得愈齐全愈好,以寓来年的丰足。”难怪友人笑道:“每进腊月,大冯又忙年了。”备年货时,冯骥才要为母亲备足八样年货,大致是玉丰泰的红绒头花,正兴德的茉莉花茶,还有津地吊钱,彰州水仙,宁波年糕,香烛供物,干鲜果品,生熟荤腥,让她老人家尽享与寿同在的美好生活与年意。
每逢过年,冯骥才还会把一些画挂在墙上。一是几幅珍藏多年的古版杨柳青年画,比如清代中期的《高跷图》与《大过新年》,再有便是王梦白1927年画的《岁朝清供图》,“画面上边一株老梅桩,枝劲花鲜;下边一盆白描的水仙,笔爽色雅,长长一轴,画风清健。有意味的是画上的题句:‘家况清平意自闲,生来淡泊亦神仙,山居除夕无他物,有了梅花便过年。’这幅画既有年的情致也有文人的追求,难得的是除夕之作,所以年年腊月都要高悬此轴,以此为伴,度过佳节。”对于题诗,冯骥才这样解释:“生来很淡泊不奢华,就像神仙。山里人过除夕,什么都没有。有了梅花便过年,这说明了人过年的情感。其实,过年不必奢侈,关键是你有没有年那样的盛情,有没有年那样的情怀,如果有,那么,你的年一定过得很幸福。”
临别时,冯骥才告诉记者,“《中老年时报》现在办得不错,我和爱人都喜欢看,尤其是我百岁的母亲最喜欢看《中老年时报》了,是你们的忠实粉丝。”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