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发表日期:2017年1月7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胡健
中新网山西1月5日电 (记者 胡健)“现存的2万多处古村落都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危险。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天有83处古村落正在消亡,古村落保护任重道远。”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嗣新1月5日在山西太原出席山西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分享会时如是说。
当日,来自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民间艺术家协会等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保护古村落课题。分别作出《传统古村落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大数据时代对山西古村落的意义》、《让古村落“硬保护”与“软开发”齐飞》等报告。
FM104.4太原私家车电台推出的100期广播节目《1044品山西》也于当日启动,该栏目以访谈的形式向听众介绍山西古村落。并积极运用新媒体同步和自媒体矩阵的方式整合推广山西文化。通过和旅游产品研发机构合作等方式,将山西古村落的文化全方位地展示给省内外的游客。
曾任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的冯骥才对传统村落的忧虑主要集中在空巢化和旅游化两方面。村里的人想出来寻求更好的生活,外面的人想进去旅游或者经营旅游,这样的“围城效应”,直接影响到村落遗产的命运走向。
对此,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唐娜表示,中心对于这两大难题的解决观点是:对人的尊重和关注。“我们强调建筑主体和居住人群不能分割,最根本的就是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只有解决了这两方面,村落和村民才是自信的,才不会削弱自己的传统文明去迎合外界资本。”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0年,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仅仅10年内减少90万个,一天之内就有将近300个自然村落消失,而自然村中包含众多古村落。
古村落是山西的标志建筑,成千上万的古村落书写着山西的悠久历史。山西的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级传统古村落数量分列二、三位。得益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再加上干燥的气候有利于木结构的保存,使得山西大量的古村落保留至今。
“不离不弃文明永继,莫失莫忘古村恒昌”。这是冯骥才为山西后沟村古戏台写的一副对联,他把保护古村落看作“上无愧于先人,下无愧于子孙”的浩大工程,希望更多的民间文化管理者、研究者、开发者加入到民间文化抢救保护与发展探索的行列,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