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定格历史印记的传统村落
发表日期:2016年7月20日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佚名

4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进入到与麦秀林场相邻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扎毛乡。青海的传统村落引领着人们向大山深处、向半山上悬挂、向曲径通幽的山坡上走去——

走近扎毛乡扎毛村,一座古朴的村落静静地掩映在古树、溪流之后,村里唯一通往外界的通道是一座长约20米,用牦牛毛编成麻绳儿串起扶手的古桥,桥的两头象征性地竖着两棵人造古树的树洞,土坯墙、老屋、沧桑的藏族老人……一派悠然的田园风光近在眼前。

像这样的传统村落,在青海的海东市、黄南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等地共有41个,这些村庄已经全部入选传统村落名录。

青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村镇处负责人解释,从2012年开始国家多部委共同发起的传统村落保护,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青海传统村落:别样的农耕文明

何谓村落?《辞海》只给了两个字的注解:“村庄”。《辞源》给了六个字的注解:“乡人聚居之处。”这两个注释有点单薄。“村落”是个词,有关“村落”的称谓,很早就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如《三国志·魏书卷十六》:“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

无论是村庄,还是村落,与内地石头垒砌、青檐灰瓦的古村落不同,青海本地的村落更张扬出别样的农耕文明印记。

与北方农家院落土炕与厨房灶台分别安置于堂屋和卧室相区别,走进扎毛乡立仓村藏族村民家中,土炕靠着窗子,炕边就是生火做饭的灶台,藏族人家做饭的热火气儿一并搅热了冬天屋内的室温。土炕对着屋子的墙上,一排排装了不少的隔断,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种花纹、样式的茶碗,两面墙上碗的世界“蔚为壮观”。

村庄内,庄廓,作为青海地区所特有的,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形式,利用丰富的黄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具有很强的生态理念。庄廓在建造时,通常是先打院墙后盖房。即先用当地丰富的黄土打筑或用土坯砌筑成高大厚重的院墙,称“庄墙”,即墙身底部厚,向上渐薄,并且随着地区的海拔增高而加厚。这种高大封闭的庄廓,以其黄土的本色和质感协调于当地的环境,充分体现了高原纯朴、粗犷的人文风格和建筑文脉,同时又满足了防风沙、抗严寒和安全防范的功能需要。

每到一处村落外,黄南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杜俊都会想起传统村落保护中的一道难题,如何保证“庄墙”的长期坚固。他说,一些村落为了使“庄墙”更美观、更坚固,混合了河道中的细石粒,还要混合一部分高标号的水泥才行,而不少坐落在山上、没有这种条件的村落想要做到这样就很难。

谈到这个话题,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村镇处负责人笑起来:“这个问题还早就提上专家们的议事日程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专家选取青海部分地方的土样,在实验室化验后,针对各种土质开‘药方’,解决‘庄墙’耐久性问题……让传统村落‘修旧如旧’,这就是专家们对症下药的良方啊!”

 

传统村落:重点保护的“今生”

湟中县土门关乡贾尔藏村村民苏统帮,已经守护村中一台老古董的“水磨”28年了。他说:“可别小看这台水磨,村里的老人说,至少也有200年历史。我们村子的故事儿有得挖呢,呵呵!”

2015年上半年启动的“传统村落立档调查项目”,已经由住建部特别委托民协组织实施,这项重点工程就是要盘清传统村落的文化家底,为传统村落建立档案。据青海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工作人员介绍,调查涉及古村落中民风民俗、饮食文化、民居建筑等,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湟中的水磨如此,黄南州牙什当村的古树也不出左右。顺着村头狭窄的土路往村里行进,层层叠叠的土屋背后,几棵千年古树枝繁叶茂,这就是第二批列入传统村落名录的同仁县扎毛乡牙什当村。据同行的工作人员介绍,千年古树是牙什当的“宝贝”,过去被圈在院墙中,前两年才被拆除。

为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建设工作,2014年我省组织成立了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保护专家委员会及其工作组指导我省传统村落保护建设工作。同时,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展传统民居建造技术调查工作安排,在调查结果基础上编制了《青海传统民居分类谱系》,上报国家并列入了已出版的《传统民居分类大全》。

2015年,《青海省传统村落保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实施,为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建设提供了指导性依据。随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相关行业内征集省级联村专家,为20个传统村落安排了25名省级联村专家,根据专家研究方向和专业所长,将省级联村专家分为文史组和技术指导组,在指导工作中相互协商、配合,共同推进保护建设。

 

传统保护:寻找更合适的状态

同仁县隆务镇措玉村用“挂”在半山上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它距镇政府都有3.5公里的山路,交通极为不便。7月中旬,沿着崎岖的山路,记者来到措玉村。整个村子都建在缓慢上坡的山上,每家每户都会有落差,邻居之间打招呼都需要有人抬头,有人低头。

爬上一段土坡,村里的藏族老人们正聚在一起撵着羊毛,转着经桶拉家常。村民们为了在古村落保护中,腾出一块平时村民集中议事的小广场,部分人家搬往了更高的山上。青海传统村落保护的范围扩大,不少大山深处、半山悬挂的古村落进入保护视线,地域的限制、土地的逼仄都令保护工作陷入尴尬。

省住建厅村镇处工作人员说:“传统村落文化资源是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长期以来,随着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和城乡统筹发展、传统建筑年久失修等多重挑战,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保护任务越来越艰巨,难度越来越大。”

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处于老龄化、空巢化自然性颓废状态。传统村落大多年代久远,散落在相对偏僻、贫困落后的地区,破败严重,大多数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其次,传统村落分布较偏远分散,基层管理力量相对薄弱,乡村规划建设管理难度大。同时,农村规划无序性和村民保护意识不强导致拆旧建新“自主性破坏”,使不少传统村落文化资源被破坏或消失。

再次,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保护的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村镇的建设规划、自然遗产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管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文化部门管理。传统村落具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三重属性,部门管理之间协调难度大。

最后,乡镇基层干部、群众认识不足,保护资金缺乏、保护措施乏力,造成村落文化资源自然性毁损。对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认识不足,许多传统村落的格局风貌、生态环境不断遭受破坏,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濒临消亡,不少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无人,面临失传危险。

作为新农村、高原美丽乡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民族文化发展的根源,文化传承的载体,活态城乡规划、建筑技术的展示基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典范,传统村落已经成为青海多样历史的活化石,对于它的发掘、抢救、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留住传统村落的“根”

“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

在青海,幅员辽阔,山川壮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灿烂的古代文明,历史考古记载显示,远古文化遗迹灿若星辰般地遍布全省,更加印证了青海作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重要源头之一的历史;昆仑文化、丝路文化、河湟文化等等,星罗棋布存在于我省各地大量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中,与各地的文化传承、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结合,表现出形态各异、内涵丰富的信号。

可以说,传统村落作为青海农牧区社会的缩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因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历史信息、意境深远的文化景观,而具有史考的实证价值、史鉴的研究价值、史貌的审美价值。那么,在日益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作为拥有多民族聚集、多样文化形式的青海怎样才能更好地守住传统村落、让更深厚的文化传承载体发扬光大呢?

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体会的那样,传统村落不能变的是什么?是传统村落的原始格局,是经典民居和公共建筑,是重要的历史细节,是非遗的原生性和地域个性的特征。因此,谈到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并不止于景观,要统筹考虑让村落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得到保护,从而在根本上护住乡村文脉的“根”。

笔者认为,传统村落保护应该首先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近几年,我省采取的整合各行业扶持资金,危旧房改造、乡村道路硬化、人畜饮水改造、广播电视光纤入户……建设美丽乡村的做法就比较有效。但是,也有一些地方传统村落“整容”使用的是一以概之的军事化标准,墙体要刷成一样的颜色、大门要换成一样的样式、甚至连大门开在哪里……都要一致,样样都要整齐划一,传统村落千百年沧桑形成的景观多样性、丰富性,或者说个性也随之被建设没了。据相关专家介绍,在青海的传统村落中,有接近50%的村落散布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其中又多集中在同仁县和尖扎县,这些村落能遗留至今,与自身独一无二的特殊古建筑形态有关,更与古村落传承下来的历史密码和文化基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全力保证传统的唯一性。

其次,要树立保护的整体意识。保护传统村落需要当地政府、村民,以及媒体、学者等等各方面的集体意识介入。传统村落是当地村民祖上留下的遗产,有些是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完善,才形成今天这样的规模,凝聚了先人的智慧,汇集了后代自觉不断的保护传承,非一朝一夕所成,因此,需要各方面共同的努力。

最后,要和谐发展,将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科学地结合起来,实现更广意义上的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境界。旅游是新的时代人民文化生活、文化消费的一种主要方式,看多了千篇一律的景点、景观,愿意在民俗文化、传统遗留等方面开阔视野也是一种旅游的需求,但如果把传统村落景点化,把传统村落的文化肢解了,传统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初衷也就被歪曲了。因此,旅游必须有度,不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也只有这样,传统村落才能更有持久性。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