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留住乡愁 要警惕古村落的“建设性破坏”
发表日期:2016年5月14日      来源:中国三农网      作者:吴雯

       各地古村保护危机与生机并存:有的山水环抱、重焕活力,也有的门庭冷落、坍塌颓败;一些地方,村民自发性的抢救保护让人心生敬意,但一些“建设性破坏”,“规划性破坏”也触目惊心。

       “古村落正在拨打120!”这并非危言耸听。各地古村保护危机与生机并存:有的山水环抱、重焕活力,也有的门庭冷落、坍塌颓败;一些地方,村民自发性的抢救保护让人心生敬意,但一些“建设性破坏”“规划性破坏”也触目惊心。

具体表现在:历史性老化造成老房子的自然颓败和无力修复;无序的随意的抢占性的新建、翻建,与乡土环境、历史风貌不和谐的各类现代建材破坏着村落的古风古貌;村民对原有居住环境的不满意构成古村落保护的内部压力;旅游经济带来的开发性破坏;村民外出务工造成的空巢现象加速村落的颓败和老房子的倒塌,等等。

       “破坏”的原因,有认识上的问题,也与资金缺乏有很大关系。古村落保护因此常常陷入悖论:经济欠发达地区存留的古村落较多,但越缺少保护的地方就越差钱。调查显示,我国大量的传统村落分布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比例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对有着5000年农耕文明史的而言,村庄是最小的细胞,也是最基础的文化单元。保护传统村落,本质上是在转型期为传统文化留下容身之地,为乡村发展找到融合之道。在此过程中,古村落保护往往面临着一些“难两全”的问题。如古村落保护与商业开发之间有“纠结”,古村落保护与新农村社区建设以及村民改善环境的诉求在“较劲”,在“见物”与“见人”之间取舍等。

       “记得住乡愁”,是关系一代人精神家园的时代命题。然而,倘若古村落总是疲于与推土机赛跑、与时间赛跑,最终沦为荒芜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人们又将何处觅乡愁?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