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发表日期:2016年5月2日 来源:天津北方网 作者:吴宏
5月1日上午,2016春季书展迎来文学界大咖——著名学者、作家、教育家冯骥才。为了能够与读者有眼神的交流,74岁的冯骥才始终站立与读者交流自己的文学创作,回答读者的各种提问。
冯骥才谈阅读的意义
参与书展的读者交流活动,阅读是必谈的话题。说到阅读,冯骥才用莫斯科举例。他说:“几乎每个莫斯科家庭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善于阅读的人,心是安静的;有阅读传统的城市,人的身上是会自带气质的。阅读影响人生,并非简单给予知识、娱乐,是潜移默化影响人的气质、谈吐和胸怀。阅读的影响是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的。12年来,我坚持每年正月初六在图书大厦与读者见面交流,同时,到全国各地与读者见面交流。书展的主办方要经常搞读者参与的各式各样的阅读交流活动,如果是这样,书展我会年年都来。”
冯骥才与读者交流
与读者心相通
说到和读者交流,冯骥才回忆起
30年前一位农民给他写信的故事。“曾经有一位边远地区的农民给我写信,打开信纸,发出唦唦的声音,那是泪水粘住信纸后,重新打开时发出的声响。我非常看重与读者的交流,每当打开信纸的一瞬间,感觉我与读者的心是相通的,常常会被他们的文字和真诚感动。” 冯骥才常常被每年的春运感动,“春运是所有人对于家的信仰和对民族魂的深刻记忆。”谈到乡愁,冯骥才将一座城市的文化遗产比喻为这座城市的根脉。“城市留下的历史就是文化遗产,留下记忆,记住乡愁,应多建一些博物馆。我希望天津的学校能够给孩子们开设天津乡土文化课,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的文脉。我打算写一本《天津乡土文化读本》,以轻松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去创作。”
创作是思辨的过程
作为一位高产作家,冯骥才谈到创作时有很多话跟读者说。“当我在创作《神鞭》的时候,表面上是天津传奇的天津味的小说,但内里是对社会和时代的思考。辫子剪了,人心呢?当某些东西被强行抛弃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能留存下那些宝贵的东西?我创作《三寸金莲》也是,‘三寸金莲’作为一种意向,从当初女性被迫进行束缚,到后来自我主动被束缚并且觉得是一种美。人的思想从自由状态到自我主动被束缚并享受它,这种变化,人们能否看清。”
冯骥才将不同读者阅读小说的深浅和感悟用桃子来比喻:“一般人吃掉桃肉,就会把桃核扔掉,但是有心人会把桃核敲开取出里面的桃仁。桃仁和桃肉的滋味是不同的。”
至今,冯骥才创作的经典作品《挑山工》、《珍珠鸟》30多年来一直是小学课本里的重要内容。15年前,有人曾经告诉冯骥才,有2亿人读过他的这两个作品,15年后,他保守地说:“我觉得现在已经不止3亿读者了。”
面对大学生关于文学创作困惑的提问,冯骥才说,读书不是被动的,是心灵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为了写作,还是要多读经典,经典是经过历代人淘洗过的、精选的文学作品。读书要思考、理解以及你能感受到什么,感受到的才是最重要的。你要对生活热爱而不是生活的他者。”
冯骥才将文学创作灵感俏皮地比喻为:“灵感是上帝吻了你一下,长期积累,偶然得之。我最怕‘绞尽脑汁’,写作是件愉快的事情。”
与百花出版社的情缘
5月1日是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全新推出的冯骥才“怪世奇谈”系列小说纪念珍藏版全国首发的日子。谈到与百花出版社的情缘,冯骥才动容地说:“在百花出版社我已经出版过11本书了。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文选是在1983年我41岁时由百花出版社出版的;我的小说《雕花烟斗》获得的第一个文学奖就是百花出版社的《小说月报》评的奖。这次百花社出版我的‘怪世奇谈’珍藏版,只有自己家里人才会把我的作品当回事,用‘珍藏’这个词。”
“怪世奇谈”系列创作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其中多次被搬上舞台的中篇小说《神鞭》和颇具争议的《三寸金莲》,于1986由百花文艺出版社结集为“怪世奇谈”出版。另一篇小说《阴阳八卦》随后也由该社推出。历经时间的跨度与沉淀,百花社与冯骥才重续“情缘”,30年之后再次推出“怪世奇谈”系列小说纪念珍藏版。
此次百花社推出的“怪世奇谈”纪念珍藏版,采用精装函套的装帧形式,重新收编了《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三本单册作品,在内容上保留了原书的全部文字,同时独家收录二百余幅冯骥才多年来收集的珍贵书影、清末民初时期老照片以及个人绘画作品等相关内容。在新版本的编辑过程中,冯骥才还亲自遴选图片和拟定图注,以此丰富小说未尽的细节,让图书更具欣赏和收藏价值。怪世奇谈纪念珍藏版,在书展期间将举办优惠活动,以此回馈天津家乡的父老。
关于自己的作品重新回到家乡出版,冯骥才感到很欣慰。当年与编辑探讨书稿时的情景,依旧让他感动。在他为新版的“怪世奇谈”纪念珍藏版专门撰写的序言中,也谈到了对这套书的期许:“这次‘跨时代’的重印已不是一种再版,而是在一个新的生活时代里的再生。它将面对新一代的读者。新人不与旧人同。新一代读者必然会做出新的阅读反应。我所盼望的,是书中那些人物的性格与命运、那些人性感受、那种深刻留在民族记忆里的独异的文化、那些至今没有答案的历史问号,仍然能成为本书的生命。”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