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发表日期:2016年4月15日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全国政协常委 朱永新
2015年10月3日,我应邀参加了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十年庆典,得以再次现场感受这个特殊研究院的魅力。
早在2007年参加冯骥才先生的画作义卖活动时,冯先生告诉我,他两年前在天津大学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学艺术研究院,希望我有时间去天津看看。一年后我调任民进中央副主席,成为冯骥才先生的党内同仁,不久就应邀专程去他的研究院拜访取经。这些年来,多次到达研究院,对其中践行着的诸多教育智慧,感受颇深。
冯骥才先生说,大学需要一个自由自在的生命环境,需要一个可以让心灵喘息和敞开的地方,需要一个让思想和想象驰骋的空间。校园虽然很小,但是要把大自然最本质的元素——天然和随性拉进来。
的确,研究院是一座令人心旷神怡的建筑,贯彻了冯先生“把大自然请进校园”的理想。研究院的大门和建筑爬满了自由自在的青藤,门口池塘里鱼儿游弋,院中草木无拘无束地生长,营造出宁静幽深的书院意境。院内建筑利用空间、环境、结构、材料及光影的独特处理,强化了现代审美与传统意境的融汇,表达了研究院的文学气质与文化情怀。
走进这座建筑,美术馆、博物馆琳琅满目:北洋美术馆、大树画馆、跳龙门乡土艺术博物馆(内设雕塑厅、年画剪纸厅、蓝印花布厅、木版活字厅等)。冯先生告诉我,“学院博物馆化”,是他的又一个创意追求。他说,在学院随处可见的是中华文明各个时期与地域的艺术珍品,“每一件作品表面上是一种独特的美,后边却是一个很大的无形的历史与文化的空间”。
把大自然请进校园,使学院博物馆化,这两个追求背后,是冯先生的教育梦想:让自然和人文带来的两种美、两种气质交融汇通,形成学院独特的美与诗性。
大学是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镇,也是保存与传播文化最重要的场所。但是冯骥才先生理想的大学,是要“把书桌放在田野上,在大地上思考,让思想既有翅膀,也有双脚”。在冯先生的努力之下,研究院先后建成了木版年画研究中心、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三个国字号研究机构以及文学研究室、视觉工作室互为支撑的教研体系,形成了传承人口述史、传统村落、木版年画研究等学科特色,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举办了首届北洋文化节、意大利绘画巨匠原作展、“陈和陈”平面设计艺术展、“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艺术大展、“拥抱母亲河”摄影艺术展、“田野的经验”中日韩国际学术研讨会、木版年华普查成果展、“人文精神与大学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当代社会中的传统生活”国际学术研讨会、传承人口述史研讨会等数十次大型学术活动。学院培养了近30名硕、博、博后毕业生,这些学生目前大多活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的舞台上。
我认为,大学正因为有大师才成其为大学。的文化精英不到大学去,大学永远没有希望。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十年的探索,是大学如何吸引和留住大师,以及优秀的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如何走进大学的成功案例,值得关注和研究。这些年来,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作为作家、画家、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的冯骥才,而忽略了作为教育家的冯骥才。我们更多地关注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改革举措,而忽略了民间的教育变革探索。
如果有大师在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磁场,吸引和聚集各方人才;同时大学也会协助大师与年轻一代广泛交流,有助于大师作品的深入研究、创作的进一步提高。
大学需要大师,尤其是大学更重视培养创新人才的当下,大师所具有的丰沛的独创性是一般教师不能比拟的,也是大多数创作者短时间内无法并肩的。
很多年前,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确,过去,社会精英大部分聚集在大学,民国时期的大师们,从蔡元培、胡适之、鲁迅,到陈独秀、李大钊、陈鹤琴,从沈从文、徐悲鸿、茅以升,再到徐志摩、朱自清、季羡林,等等,基本都在各个大学从教讲学。在今天的大学,大师是少了一些。反观国际上的大学教育体制中,驻校作家和驻校艺术家已经成为了重要组成部分。
期待这能为大学的变革提供更多启迪。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