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发表日期:2016年1月24日 来源:南方日报(广州) 作者:唐梦
青山绿水、青砖红瓦、幽幽古井、宏伟祠堂、古朴民居、曲折小巷……散落在佛山大地上的众多古村落,如同一颗颗明珠,承载着岭南人共同的记忆。
上个月,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佛山市视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时,实地考察南海区松塘村的古村落活化升级后,赞叹道“记住了乡愁,传承了文化!”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佛山正在按照这一要求,大力推动极具岭南特色的古村落活化升级。像松塘村这样的古村落活化升级,目前在佛山有30个。
去年,佛山市在完成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后,又推出城市升级两年延伸行动计划,决定将城市升级向乡村延伸,坚持以城带乡、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协同发展的总体要求,探索推进佛山特色的城市升级带动并反哺乡村升级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根据佛山市的“百村升级”行动计划,计划在两年时间内完成30个特色古村落的活化升级,首批13个已于2015年基本完成,而第二批的17个将于今年底全部完成,总投资约8亿元。
城市升级带动并反哺乡村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但许多老城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水泥森林”,如何从“千城一面”变成“百花齐放”是都市人共同的期待。
作为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发祥地之一的佛山市,在绵延30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落着众多岭南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厚重、民俗民风兴盛的古村落。青山绿水、青砖红瓦、幽幽古井、宏伟祠堂、古朴民居、曲折小巷,及百年古木的精湛木雕技艺,在袅袅炊烟下承载着岭南人共同的乡愁,是维系佛山城市价值的纽带,是传承岭南文化的根基。
2015年,随着佛山市城市升级两年延伸行动计划的出台,佛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城市升级向乡村延伸,以城带乡、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协同发展,探索推进佛山特色的城市升级带动并反哺乡村升级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而在更早的2014年11月5日,佛山市就吹响了“百村升级”行动号角。30个古村活化升级工作由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下称市住建管理局)牵头,会同市文广新局、旅游局,统筹五区,由各镇街、村具体实施。
根据《佛山市特色古村落宜居示范与活化升级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与《30个特色古村落宜居示范与活化升级2014—2016年工作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精神,佛山按照“差异化、大格局、可持续活化”的工作思路,遵循“筑巢、引凤、谋发展”的工作路径,通过“市级统筹指导、区级协调督促、镇街组织实施、村庄主体建设”的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古村活化升级工作。
30古村落活化升级两年完成
据佛山市住建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实施方案》规定,佛山市30个古村落活化升级,要在2015年至2016年两年内完成。而首批13个古村落活化升级(禅城区2个、南海区4个、顺德区3个、高明区2个、三水区2个),已于去年底基本完成,也于本月12日—14日持续三天结束验收工作,全部达到初见成效的标准,部分村成效显著。
首批13个古村落活化升级,计划投资3.8907亿元,其中各级财政2.1502亿元,村集体投入8942万元,引入社会资金8463万元。而第二批古村落活化升级有17个,其中包括禅城区2个、南海区6个、顺德区5个,高明区2个、三水区2个,现已全面启动,按计划今年底前完成,计划投资总额达4亿元左右。
佛山市住建管理局表示,按照佛山市的要求,古村落活化升级工作是乡村升级与乡村升值同步完成的探索与实践,也是城乡建设与文化建设同步实施的示范工程。目的要达到“宜居乡村示范、公共设施完善、社会管理和谐、岭南文化传承、乡村休闲旅游”五位一体的总体目标。
“一村一品” 差异化活化升级
佛山市古村落活化升级一开始,就要求确保各具特色,并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差异化,避免同质化的活化思路。佛山市住建管理局联合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在充分调研和征求各村及其所属镇街等的意见后,将30个古村落活化升级定位为以“一村一品”的发展品牌策划方案来指引。
定位“温泉温情,长寿长岐”的三水区芦苞镇长岐古村,是一个被青山绿水环抱的优美村庄。始建于明清时代,全村分卢、黄、何、钟四大姓,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传统的农业村,村民仍保留较为原生态生活方式。1987年开发新村,古村现今保留完好,村民已整体迁入新村。
长岐古村十二巷,青石板路联通连片百多栋明清建筑,保存完好,大多数为一厅四室、一厕一天井的四合院落格局。
这里是公认的长寿之乡,长岐村目前人口1260人,100岁的1人,90岁以上的有9人,80岁以上的56人。得天独厚的环境和生态,常年的温泉水,原生态的生活方式,是长寿文化的奥秘。
在距离该村几百米处就是国内第三个氡温泉——“三水温泉”。因此,根据长岐原真特色,其品牌定位为“温泉温情,长寿长岐”。
而与长岐古村有所不同,“文翰松塘”是南海区西樵镇松塘村最显著的特征。松塘村是一个拥有800年历史的古村落,这里素有“南海衣冠推望族,西樵灵秀萃吾门”之美誉。自宋以来,先后孕育出20多位举人、进士,其中4人进入翰林院,松塘也被誉为南国“翰林村”,成为研究科举考试制度的活化石。
松塘村村居环塘倚岗列建,百巷朝塘。村内功名石碑、宗祠家庙、书舍家塾、文武圣庙、名人故居鳞次栉比。基于上述文化特征,而将松塘村定位为“明理养德,翰林松塘”。
定位“中西合璧,家居沙滘”的顺德区乐从镇沙滘村,早在100多年前就将西洋元素融入到岭南风格特色民居之中,无论是陈氏大宗祠的传统木雕砖雕里西方人物故事的呈现,还是牧伯里古民居建筑群屋顶上如龙船造型的梁脊,都让人印象深刻。
而禅城区张槎街道莲塘村则是充分发挥“南狮发源地”和“陈太吉酒厂”的龙狮和酒的文化特色,以“酒香莲塘,龙狮圣地”作为品牌标签进行挖掘。
在佛山市住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看来,30个特色古村落活化应结合自身特点,以“一村一品”进行差异化活化,同时计划将古村落划分为田园、原真、文化、时尚四大类,进行整体包装。
声音
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
活化升级古村落深度挖掘文化基因
在今年1月5日、6日为期两天的佛山城市升级2015年度现场巡查结束后,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对各区2015年度城市升级工作表示肯定,他说:“我们巡查的38个项目,主要是城市升级延伸项目。怎么个延伸法?就是要从广度、深度、高度这三个纬度进行延伸。这一年的工作有没有从这三个纬度做到呢?我认为是做到了。”
“第一个是广度上做了延伸。过去的城市升级主要是在城市,现在要向乡村延伸,所以巡查组看了很多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广度的延伸。”刘悦伦说,“我们要让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都享受它的成果,包括村民和外来工。”
“第二个是在深度上,深入挖掘整个城市的文化内涵,所以古村落的活化也好,文化旅游项目也好,就是要让整个城市文化的基因得到很好地展现和挖掘,得到很好地发扬光大,这次看了这么多古村落活化的项目,就体现出这个特点。”刘悦伦表示,还有一个就是高度,标准要更高,与过去一般城市升级达到的标准不一样,“现在我们提出要向欧洲看齐,向其他更先进的城市看齐,我觉得佛山现在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向广度、深度、高度延伸,我们基本做到了。”刘悦伦希望,佛山的城市升级要坚持不懈做下去。
佛山市30个古村落活化升级名单
序号所属区所属镇街村落名称1禅城区张槎街道莲塘村2南庄镇紫南村头村3隆庆村4石湾街道湾华村5南海区西樵镇松塘村6百西村头村7九江镇烟南烟桥村8里水镇汤南村9宏岗村10桂城街道江头村11丹灶镇仙岗村12西樵镇简村村13狮山镇平东村14赤山村15顺德区杏坛镇逢简村16北滘镇碧江村17乐从镇沙滘村18勒流街道龙眼村19杏坛镇马东村20北滘镇林头村21均安镇鹤峰豸浦村22沙头村23高明区明城镇深水村24荷城街道阮涌村25榴村26更合镇朗锦村27三水区芦苞镇长岐古村28独树岗村29白坭镇祠巷村30乐平镇大旗头村
点评
1.同时推动30古村活化佛山的做法难能可贵
去年12月19日、20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深入考察佛山古村落建筑保护情况后,对佛山市古村落活化升级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赵晖先后视察了顺德区北滘镇碧江村、南海区西樵镇碧云村和上金瓯松塘村等,并向区、镇建设部门和村委会的领导详细了解古村落的文物、风貌、空间格局的保护,及古村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统经济的发展等情况。
赵晖认为,佛山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拥有一批岭南传统特色鲜明、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民俗风情活动丰富的古村落,它们是传承岭南文化的根基,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赵晖也对佛山市委、市政府利用两年时间推动30个古村落活化升级工作点赞:“一个地级市,同时推动30个古村落活化升级工作,难能可贵。”
2.古村落活化升级需要政府强力引导
去年底完成活化升级的首批13个古村落,在本月12日至14日,由佛山市住建管理局会同市文广新局、旅游局、国土规划局,并邀请3名规划、建筑、文化行业的专家,组成考评验收小组,对首批13个古村落活化升级成效进行全面考评验收。整体来看,佛山市特色古村落活化升级已初见成效,部分古村活化工作成效显著。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环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建筑学博士周彝馨女士认为,在地区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中,村落的环境发生重要变化,大量村落在无声无息中变迁、淹没、消亡。当代村落出现许多重大转折,空心村、老化、变异、消亡等问题突出。如果政府不积极主导古村落活化,这些现象会持续下去,仅以群众的力量难以逆转。像佛山市这样大规模地对古村落活化升级,对保护历史、族群、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有着积极意义。
在周彝馨看来,村落活化并非一村一镇的问题,需要宏观考虑,还需要政策和资金支持。由政府牵头,提出活化目标,明确了当前发展还是保护的争议性问题;政府引导,解决了村落活化过程中意见不统一、缺乏人才、缺乏理论支持的问题;政府的奖补资金,更激发了本土族群活化村落的动力。
政府在“活化”和“宜居”的概念上应更明确,要理清“保护”“更新”“重建”“新建”等界限,不要过于依赖设计方提供的思路和方案。希望政府广泛咨询专家的建议,建立“政府——村落族群——设计单位——专家学者”四方联盟共同推进活化工作。她还表示,古村落活化应在分类对待、分期进行、理清主体三个方面下功夫。
3.佛山的许多做法值得肯定与推广
作为考评验收专家成员之一的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师吴荣华,对佛山的古村落活化升级感受也很深。她走访佛山市首批13条特色古村落活化升级时,发现各古村活化成果确实显著,对比去年,在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有很大改观提升,如村道、村公园、村绿化、垃圾处理等宜居乡村建设与公共服务完善上有了很大进步。
她表示,在文化氛围营造、文化品牌建设与内涵丰富上,佛山的古村落活化趋势显著;在传统建筑的保留、修缮与内部空间利用上,大部分做法值得肯定与推广;防灾安全配套设施建设与意识提高成果明显。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