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发表日期:2015年11月5日 来源:中国吉林网 作者:曹保明
我们给古村找活路,是因为许多古村渐渐走向“死路”,活不下去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我们自己。古就是古老,就是旧,就是过去时,东方人的观点和传统觉得这样的东西就到了该被抛弃的时候了,于是人们开始远离,可是事实上古村依然“活着”,因为它不单是一个简单的物件,坏了,旧了,就可以随手扔弃,它是一个背景和空间,在某一点上,它是不死的……
村落是人类精神的栖息地,生命的诞生地,情感的寄托地,记忆的传承地,它是由活着的文化所包涵着的文化的综合部落,活着的文化是一种综合性文化,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民俗)的,物质的房舍、住宅、院落、古井、坟地固然重要,而发生于这些物质的存在中的记忆、习惯、仪式、信仰等传统则更加重要,它在古村中的价值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也无法替代的,有了它们,这个村落才活着,不然,就是再多再好看的古村建筑群存在,也是一种空壳的存在,它只不过是一个“死”了的“古村”摆设。
让古村“活”下去,是非常复杂和深奥的文化人类学的学术问题,是系统的工程,需要人们具有真正的思想能力和工作能力,并具有文化的良知和对民族民俗及非物质文化有极强烈的情感与知识,它需要有广泛的文化视野和地域文化的挖掘能力和认知能力,就是首先他得懂得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怎么去保护和使用,虚心听取百姓和村民及专家、学者建议,而且还是能左右这个村落命运的领导者和政策推进者,他没有私心,不专门追求政绩,有爱心等等。目前,我国民间和各地这样的领导者太少,所以关于“古村活路”的道路就十分艰巨难行。
东北最有民间特色的鹰屯要搞鹰猎文化节,乡政府一位最有权力的领导主管这项活动,他指导全村人在村口搭一个彩门,以便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他为了喜庆将新门涂成鲜红颜色,而村民极力反对这种颜色,村民认为虽然人喜庆,但鹰怕红,在鹰的眼里红色是火焰,它不肯出飞,但这位领导者强行推行自己的主意和主张,最后村里出现了混乱。没有文化内涵不了解民俗和非遗的领导粗暴干预,将会使古村的发展走向死路。
在古村落和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上,许多地方领导把本村的保护与开发权转交给开发商。事实上,这些“商人”“商团”“公司”等根本不知如何去保护开发该村,于是招来一些新派的年轻人,肆意地“毁”坏传统村落和古村落,或简单地从电脑上下载一些所谓的保护措施与方法,形成一本本如砖头子厚的所谓开发“方案”“文本”“计划”“规划”,这些东西,简直无法操作,完全脱离了该村的实际内容。
让古村落活下去的唯一方法,首先是要把该村的真实文化和民俗文化挖掘出来,是本村的,不是别村的,是纪实的,而不是神话的,就是传说也要来自于本村本土。现在许多村落文化越来越假,把一些一般性的历史知识、概念随便拿来,扩大化地招标、使用,许多不属于该村、该地、该景、该情的文化毁掉了本该活生生存在的村落文化,说到底就是一种不尊重自然、历史和文化的做法。
有一个地方有一个潭,当地领导为了给这里增加知名度让导游员说:“该潭是七仙女的两滴眼泪,一滴滴在台湾,形成日月潭,另一滴滴在了我们这里形成了此潭。”许多村落、地域,本来不是孙思邈、李时珍的故乡,却盲目修建“药王庙”“药神宫”等等,这些做法已经把古村的“活路”给堵死了。
在人类生存的历程中,诸多的生活存在于本土的文化自身之中,那是一种多样的、绚丽的、丰富而生动的文化,是本土自生的一种文化,是一种活态的文化。本村本土文化有无尽的生命力,如天津小溪村流传着一个吃兔子头的习俗,人们百思不解它的来历。如果轻易放弃对这个习俗的挖掘和追寻,这个古村的特色和活态就失去了。一挖掘才知,此村古时专门住着擅于屠宰手艺之户,都是些穷人,杀猪却得不到工钱,只给一副下水,于是屠户的孩子反而吃不到猪肉,爹娘只好在集上给孩子捎回些兔子头煮煮吃,于是这个古老的习俗就此存在。
卖盐的,喝淡汤,当奶妈的卖儿郎,挖煤哥家里穷得像冰窑,淘金老汉一辈子穷得慌。这种古谣在这个村得到了重要认证,这使得俊良先生的调查让古村的生命得到了复活,于是给小溪村找到了“活路”。村落的活路首先是村落文化的正确性、准确性、生动性、科学性、代表性和活态性,只属于该村、该地、该土,而不是别处的思想、拿来的文化。本土就代表着多样,不会重复和雷同。找到这样的特点就找到了村落的活路和存在性。
村落的真实文化是一种独特性的文化,它能唤起村人爱护本村本土的信心,因为每一个本村本土的人其实他的心他的情是留在本土的,这是村落活态的重要基因。而且,只要找到本村本土真实的村落文化,就会吸引更多的人走进这种文化,因为这是一种多样性的文化,人类必将去寻找、享受、感悟、认知这种文化带给人的新奇感和收获。这才是真正的乡愁。乡愁是村落的活法。活态的真实存在是一种知识和信息的来源,人们无论是出访、旅游,都想去这种地方去感受自然,认知历史和文化带给人们的收获,这是生命的补给、补充,是一种极大的吸引力,也是一种知识的召唤、生命的召唤、情感的召唤。
文化拥有自己独立的永恒追求,它的创造、延续、传承都是在继承这个独立,保持每个村自己的不同就是在给村子寻找“活路”。而村落中的“人”自身的故事、传奇在近些年已在渐渐地被遗忘,等人们发现这些不该遗忘时就去编这些人的所谓的村史,于是,越来越假的一些文化充斥在现代村落中,要尽快让那些还活着的该村该土的老人、手艺人、有特殊经历和贡献的人的口述史留下,不要编,要听他们自己的叙说,记下,留下,这是古村活下来的重要“文物”,是比物质的房舍更重要的文化,可与物质配套地留下,让人在观看古村物质文化时,同时倾听古村的“人”的述说,这是让古村活下来的重要之法。
再不能人为地盲目地切断古村落的活路和生路了。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