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拯救消逝的古村落
发表日期:2015年10月27日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李拉

图为海南省琼中县什寒村,去年获“历史古村”称号。 (李拉摄)
 
图为海南省白沙县改造后的罗帅村。 (陈少华摄)


   海南省把古村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村相结合,提出农村危房改造要体现海南风格、村镇规划8个狠抓的高要求,加强农村建房的风貌管控,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的生态文明古村。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提起安徽,提起江南,我们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徽派建筑的神韵。那么海南呢?我们会想到海口的骑楼、文昌的琼北民居、三亚疍家的鱼排、黎族的船型屋。
  但是这些有着海南风情的传统民居建筑在海南已经不多见,在突飞猛进的城镇化进程中,村镇的无序建设,导致“火柴盒”、“麻将条”式的呆板建筑遍布海南村镇,这些经历千年风雨的古村落,正在迅速消失。
  传统民居的衰退是古村落消失大背景下可带来的影响之一。日前召开的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暨特色风情小镇与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就指出,要加强海南省农村建筑风貌管控,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继承发扬传统民居工艺
  传统民居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
  62岁的庞培英是海南省澄迈县陶镕村里唯一的居民,陪伴他的只有一大一小两只狗以及山鸡、鸭子和鹅。由于年代久远,村落空心化严重,已有七八百年历史的庞氏宗祠已经破旧不堪。由于交通不便,村民们已集体搬迁到白莲镇上居住,这座按照海南传统风水“前榕后柏中枇杷”布置格局的秀美村落,彻底沦为一座空心村落。
  陶镕村不过是海南省快速城镇化下消失的古村落的一个缩影。事实上,海南有很多古村落已经濒临危机状态。有的是因为新旧更换民居被拆毁,有的是因空心化人去屋空,有的是因基础设施落后而逐步缩小。
  9月4日,正逢小长假,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道堂村委会三卿村,外地游客赵小铭对眼前的火山石传统民居赞叹不已。但令赵小铭困惑的是,与这些古朴的火山石传统民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村民现在居住的楼房,新房大多分布在村口,包围着老村,通常是二、三层的平顶小楼,正在将这座石屋村落一步步侵蚀掉,很多石屋已经被拆毁,古时的繁华慢慢褪去。
  “看了让人心凉。” 赵小铭道出了心中的遗憾和失望。
  事实上,这个令人痛心的问题正困扰着海南大大小小的村庄。三卿村还算是比较好的,毕竟保留了大部分传统民居,而在大多数镇村,“火柴盒”、“麻将条”式的民房都已经成为“时尚”,海南传统民居的记忆正加剧消失。
  这已经引起了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提出“农村危房改造要体现海南风格”,“村镇规划8个狠抓”,都对海南省农村建房的风貌管控提出了高要求,指示要加强探索有海南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的民居建筑特征。
  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一院院长韩毅告诉记者,在保护的前提下,海南传统建筑很多元素都可以融入到现代民居建筑中,像骑楼、琼北民居、多进合院,船型屋,都可以提炼出很多海南建筑的符号和风格,同时也要照顾到农民的生活习惯,比如设计农房时应该有鸡笼、农机设备的安放点。
  当然,一些传统民居为适应当时的生产生活方式,像如军屯民居因为要抵御外来入侵,就比较封闭,注重安全性,火山石民居开窗也比较小,舒适度上就差一些,当然不可能全盘继承。
  韩毅说,农村建房就要既考虑舒适度,又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与传统建筑特色的继承,还要考虑成本问题。他建议用现在的工艺和现在的材料去表达传统的建筑风貌,既可以降低造价,又更耐用,外观看上去都一样。他说:“目前整个海南设计农房从市场上来说是没什么经济效益的,很多人都是出于对海南传统建筑的兴趣参与其中,政府应该加强这方面的鼓励和引导。”
  据住建部联合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组成的专家委员会2013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2000年,自然村总数约为360万个,到了2010年锐减到大约270万个,仅仅10年内就减少90万个,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消失80个~100个村落,其中不少是古村落。这种情况在海南也不例外,几乎每个月,都有古屋在倒塌、拆迁,每年都有古村消失。
  为了保护古村落而不再建新房子,那也不现实。如何保护古村落, 保持乡村居民建筑风貌。记者采访发现,农村建房子,工匠特别是包工头往往比农民更有发言权。
  屯昌县一农村建筑施工队包工头吴明告诉记者,在农村建房过程中,他们这些工头的意见很重要,“农民对建房基本上是不熟悉,所以房子怎么建,建成什么样子,农民一般都听我们的,农民给个预算,我们按照经验建房,这是农村地区建房的最普遍模式。”
  而据记者了解,包工头们基本都是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出师,跟着老师傅做学徒,再自己拉着一帮人干起来,大一点的村庄都有这样的队伍,至于包工头和工匠们的素质则是良莠不齐,普遍文化素质较低,技能水平一般,有的包工头甚至连图纸都看不懂。
  屯昌县南坤镇藤寨村的工匠张孟书自己也深有体会。他干这一行已十多年,感觉这些年农村盖房子只追求实用性,很多老房子的优点都没继承下来,
  “平顶房居多,为省钱连外墙也不刷,都是快餐式的盖法。”
  为什么农村大多建平顶房,海口雨田都市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付海涛说,造价是最重要的原因,海南传统的坡顶房子很讲究木料,基本上造价要比混凝土平顶房子贵一倍还多。还有就是工艺,用传统手艺建房很慢,老工匠们讲究的规矩还挺多,建平顶房开工挖土就干起来了,传统模式建房还要上梁、请老人拜公,要干上好几个月,而平顶房个把月就盖完了。曾经和谐自然的古村落,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小洋楼就这样被一步步侵蚀掉。
  传统建房工艺学起来比较复杂也是一个原因,不过文昌迈号镇的一支传统灰塑工匠队伍就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据介绍,这支工匠队伍基本都是年轻人。像传统的灰塑工艺,通常要连学再实践十多年才能出师,但这些工匠都是每人专盯一门活,你专门雕南瓜、我专门雕香蕉,还有的专门雕葡萄、花鸟、云,山墙上做卷草花,用心点学一年半载就能上手。
  付海涛说,灰塑艺术是琼北民居的精华,工匠们纯手工雕饰,如果是找个老师傅,一个墙面可能雕上半个月,这七八个人分工合作,两天就干完了。分工是个方向,年轻人一两年学会一门手艺,就可以出来干活挣钱,然后在工作中慢慢继续学习。
  “关键是政府要扶持,让这些人能有钱赚,有市场,有人雇佣他们。”付海涛说,让农民花上几千甚至上万元做灰塑只是为了外观漂亮,就为了外观好看,农民会觉得划不来,所以政府要补贴,要引导,包括在一些开发项目上推广,才能让更多人投入进来。
  农村建房要符合生态规划
  农村建房要按照生态规划,注重和当地的生态环境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处处长许毅告诉记者,海南省从2012年就启动了全省农村规划的编制工作,力图做到全覆盖,实际上海南在这方面是走在了全国的前面。
  据了解,截至今年4月底,海南省行政村总体规划完成初步方案设计为2420个,完成率96.84%;自然村建设规划完成初步方案设计为15926个,完成率96.33%,村镇规划方案总体完成情况较好,目前主要进入评审和审批阶段。
  同时,全省203个乡镇均已挂牌成立了规划建设管理所,人员也基本招聘到位,但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市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业务尚未真正开展。一些市县在乡镇区或个别乡镇的村庄开展了村镇规划管理业务,但由于规划未经审批、土地产权问题、村庄点多面广人手不足等原因,村镇规划管理未能全面铺展开来,很好地起到规范村镇建设秩序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作用。
  据介绍,海南省村镇规划编制的审批率仍然较低。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镇总规审批率为85.51%,控规审批率为68.06%,行政村审批率为60.34%,自然村审批率为55.11%,规划编制周期过长,调整变动频繁,经常是换一任领导就重新调整规划,导致规划迟迟不能审批。
  “村镇规划没有经过审批,就难以形成法定的约束性文件,对村镇建设行为进行有效管控。”许毅说。当前,海南省村镇地区规划和建设的矛盾比较突出,无规划乱建设、规划滞后于发展问题较普遍存在,因此要加快村镇规划编制、评审和审批进度。
  业内专家表示,农村建房子要也按照生态规划,注重和当地的生态环境相结合,最大限度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海南省个别市县农村的建设工作走在了前面。比如琼海市,从琼海嘉积镇到博鳌镇再到潭门镇,沿途一路走来,分不清哪里是城市、哪里是农村。在这里,村庄像公园,城市如景区,水网、路网、景观带,将城市和乡村连接成一个整体。
  按照不征一分地、不占一亩田、不拆一间房的“三不”原则,琼海完全尊重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方式,不让农民集体搬迁、不拆迁农村房屋对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行就地提升和改造,同时按照市场原则,在农村引入新业态,引导传统农业向休闲观光农业、高效农业发展。
  除了城镇规划要符合生态规划原则、保护生态环境之外,“农村建房需要报建”的意识也亟须在村民中尽快确立起来,以保证村镇规划的有序实施。
  对屯昌县枫木镇铁炉村村民张兴养来说,农村建房还需要报建似乎是个新问题,因为长期以来农村建房都是按照习俗和个人喜好建房,只要村小组同意就行了,有的农民甚至连这道程序都免了。
  枫木镇乌石坡村村委书记林志文告诉记者,村民只有在申请危房改造补贴指标时才会想到村委会,平常建房村干部如果去管还会引来嘲笑,“村民说等你们审批,那我儿子都长大了。”
  海南省国土资源厅地籍处副处长王文秀说,农民长期以来建房缺乏法律意识,想建哪就建哪,想怎么建就怎么建。当然目前很多村庄规划还没通过审核实施也是个现实问题,农民都不知道村庄界限在哪里,更不知道自己违法,执法人员也搞不清楚,就很难追究他的责任。
  海南省住建厅副厅长陈孝京告诉记者,村庄规划出来后,也要做好宣传工作,所有村庄规划都要张榜公布,公开征求村民意见,让村民真正了解规划、执行规划、监督规划实施,自觉按规划建房,“要充分尊重农民在村庄规划中的主体地位,万事开头难,关键是要让农民形成
  逢建必报的理念。”
  陈孝京说,农房报建还是要通过规划融合一二三产业,支持村镇可持续发展。通过规划报建,改善了农村的环境,把乡村和小城镇设计好了,形成乡村旅游的新景点,让农民尝到甜头,才能更好的激励农民报建的热情。
  推动生态文明村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村,推行连片创建、规模推进的模式,逐步把现代化的设施引进农村,形成“城在村中、村在城中”的格局
  当江西婺源、浙江乌镇、江苏周庄、湖南凤凰古城等古村落,成为当地主要旅游景点时,海南大部分古村落却依然藏在深闺人不识,在做好规划、监管的基础上,如何才能让海南的古村落焕发新生机?
  海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王辉山解释说,海南的古村落与其他省份不同,虽然没有像凤凰城那样连片、成规模的古村落群,但却有很多自己的特色,如民族文化、岛屿风格、海外交流等。
  去年3月,澄迈县从县内47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火山岩古村落中确定23个古村,以“古村群”的形式进行整体包装,正式全面启动申请世界遗产工作,试图通过文物保护、文化建设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掀起一股美丽乡村建设热潮。
  “让村民们回到古村,才是最好的保护。”看到眼前白查村一幕幕欣欣向荣的场景,东方市有关部门领导和群众由衷发出这样的感叹。
  为保住船形屋,东方市投入了100多万元进行维修,并与农户签订协议,根据维修船型屋面积大小,给村民3000元~1万元不等的维修补助,维修完成验收后,在以后的管理中也给予每月每户300元补助,让村民们能够利用农闲时间,回来打理自家的船型屋。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生态文明村——博学村,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每到节假日或者周末,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不少画家和摄影爱好者前来。
  博学村原本也是一个典型的火山石古村落,地少人多,很多村民在经济压迫下选择外出打工挣钱,村落日渐衰落。后来,村里引进了先进的村民自治管理理念,通过举办文体赛事、改善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等等,由一个传统农村在向有机农业、生态保育、休闲体验相结合的生态基地转变。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为挽救逐渐消失的古村落,海南省部分市县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村,推行连片创建、规模推进的模式,逐步把现代化的设施引进农村,形成“城在村中、村在城中”的格局,让农民享受城市生活品质,让市民感受田园生活气息。
  根据各村的特色,生态文明村建设或政府主导开发项目,或引入企业与村民共建,发展乡村旅游,搞地方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批古色文化村、绿色文化村和红色文化村等,还有铁匠村、花卉村等特色产业村。
  拯救逐渐消失的古村落
  保护古村落与美丽乡村建设、旅游开发相结合,让村民从传统生活方式中获利
  古村落的消失,已经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话题之一,社会各方对古村落的保护也提出了不同意见。
  专家认为,古村落衰落原因很多,既有人为破坏、缺少改造项目、环境污染等历史原因,也有修缮资金不足、缺少相应产业支撑等现实原因。
  有关专家称,对于古村落的开发,海南可以借鉴苏州等地的经验。政府完善古村基础设施并对价值较高的古建筑进行修缮,以此作为资本入股,然后引入社会资金成立旅游股份公司,村民按其古建筑的评估价值入股,参与景区盈利分红,实现三方共赢。目前,这一模式已在被誉为“太湖第一古村落”的陆巷村试点成功。
  “古村落的保护,也并非全部要恢复原来的状态,也可以物尽其用,承载现代生活。”杨卫平说,在国外,许多小镇上的酒店,都是利用老房子建的,“我曾在泰国看到一家酒店,外面看就是村落,走进去,就是用村里老房子改建的客房。像琼海的蔡家宅、文昌松树村的大屋,完全可以改建成有特色的酒店。”
  “适当开发有必要,但要有度。”有关专家认为,现在的古村落开发已成套路,首先是找有资本的开发商,然后不经过专家论证也不向当地百姓公示,完全按照商业营利的需要制订方案,把无法当景点和卖点的文化遗产甩到一边,最后是“腾笼换鸟”,迁走甚至迁空原住户,使古村落失去活的记忆和生命。
  王辉山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政府要成立专业队伍,对全省具有保护价值与旅游开发价值的古村落、民居进行摸底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制定古村落的省级、县级标准;二是要把保护古村落与美丽乡村建设、旅游开发相结合,选择历史风貌较好的古村落作为试点,开展“古村”、“农家乐”等旅游活动。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