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发表日期:2015年8月20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扬
传统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在人类文化遗产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据统计,2000年我国自然村总数为363万个,而仅仅10年之后的2010年,村落总数锐减为271万,10年减少90万个自然村,可见其现状不容乐观。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问题目前已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而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却存在一些偏差,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准确界定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年国家四部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保护好传统村落。通知中对传统村落有如下界定:“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确定为传统村落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传统建筑风貌完整、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据国内学界的定义,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与社会价值,足以代表一方文化,并为当地社会所认可的知识类、技术类与技能类传统文化事项。这一定义告诉我们,非遗最大的特点是依托人的有意识的选择与学习而存在,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活”的显现,往往是以声音、形象和技艺等为表现手段,以口传心授为延续方式,是完全的“活态文化”。
非遗的本质特征还在于其“非物质”性。非遗是文化事项,不是工具、实物、制成品,不是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其背后强调的还是文化传承的问题。
我们注意到,当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公布时,其名称做了相应调整,即将原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一说法的依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据该法第十八条的表述:“国务院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可以说,代表性项目名录是基于抢救与现实经济条件的考量,也是为了让有限的行政、财力资源得到更好利用。
但我们发现,政府对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强调,在传统村落的申报与保护过程中似乎造成了一种误解,那就是传统村落里如果没有国家级或省级代表性项目,似乎就没有非遗。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对的。传统村落中的非遗是体现村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目前学术界对非遗的内容界定有所谓的“三分法”或“七分法”:前者指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技术、传统节日仪式;后者则包括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工艺美术、传统生产知识、传统生活知识、传统仪式、传统节日等。如果按照这一标准来看,传统村落中的非遗事项是非常多的。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它们并非代表性非遗项目,资源禀赋一般。这样一些文化事项与传统村落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大部分都保存了下来。那么这些是否值得保护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需要我们转换思维,淡化传统村落中非遗事项的“级别”观念,代之以“平等的眼光”。而且从保护村落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固守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过于强调非遗项目的级别,对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不利的。因为从非遗的保护来看,其保护主体是非遗事项;而从传统村落的保护来看,保护的主体是村落,非遗只是其中一项内容。
明确了这一理念,我们对传统村落中的非遗可以有如下界定:在传统村落中保存并传承至今,能代表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工艺美术、传统生产知识、传统生活知识、传统仪式、传统节日类文化事项。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七类事项是或然关系而非要求全部具备。此外,我们还应充分注意非遗事项的地域性、民族性,注意其原汁原味的保护,进而在此基础上逐步构筑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分类谱系。
保护传统村落的生活方式
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然属于非遗,虽然级别与品质的要求可以降低,但在活态传承的原则上是一致的,这样才能在传统村落中形成一定的原生态文化,保护村落固有的文化空间。传统村落中的非遗保护,需要明确如下理念。
第一,保护村落中的非遗其实是保护一种生活方式,确保文化的传承。有民俗学学者指出:“村落既是指农业社会中人们共同居住、生产、生活的空间,又是指在这一空间中生活的一个群体,此外还是指一种制度性的人群组织类型。”村落作为一个实体,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方面均有“自足”的性质。正基于此,村落作为一个地缘与血缘高度融合的社会组织,其保留下来的历史记忆、家族传衍、乡规民约等等,虽然不在非遗的范畴,但我们认为这些都是重要的文化要素,值得整体保护。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村民能够传承其富有地域特色的生活方式,且这种方式代表了地域文化的独特内涵。
第二,村落中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互相依存、互相融合,同属于一种文化与审美的基因,是一个独特的整体。传统村落评选最主要的三个参考要素分别是传统建筑风貌、选址与格局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三者其实也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例如,传统建筑虽然在表现形式上体现为物质文化遗产,但建筑知识与修复技术则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属生活知识类遗产。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就有诸如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也有诸如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窑洞营造技艺等。这些都是极好的例证。另外,一些建筑装饰如砖雕、木雕等则属传统工艺美术类非遗项目,数量更多,分布也更加广泛。从这一意义上来讲,从事传统民居建造的工匠及其传承状况调查应当予以重视。
借助传统村落的调查与保护,对民间建筑营造与修复技术进行系统调查与研究,关注其传承与保护机制,不仅对非遗,对整个建筑界、文化遗产领域都有重要意义。这样既保护了非遗,同时也对传统建筑的源流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可谓一举多得。
再来看村落建筑的选址与格局,这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思想,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思考。古人所谓的“风水”与堪舆相地之术,涉及“天人合一”观、“阴阳论”、“五行说”等,可以说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整体性学问。传统风水注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感应,讲究背山向川、藏风聚气等,正是农耕文化的代表,也蕴含着文化伦理。
今天我们讲“乡愁”,“乡愁”的载体其实就附着在这些具象的自然空间之中,尤其是充满乡土与自然气息的空间之中。因此,古人的这种观念及其村落实践其实就是农业文化的基因,是乡土文化的核心元素,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同样值得重视与保护。由此可知,整体性保护的理念对村落的非遗来讲是必由之路,循此路径我们才可以看到完整与富有乡土气息的村落,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才能落到实处。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