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传统村落保护】让传统村落焕发永久魅力
发表日期:2015年6月26日      来源:云南日报      作者:赵一心 贾云巍等

       2015年6月25日8时40分,腾冲县新岐村四组村民闫自珠家的院子里站满了人,其中多数都手拿相机,正选取各自的角度,院子中间还支着两台摄像机。这可不是在拍电影,这里即将举行一场关于“留住乡愁——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主题对话会。

       作为村民代表,闫自珠也被邀请参加对话,他将结合自身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近几年新岐的变化。和他一起对话的有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徐体义,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何侃,保山市委副书记余炳武,腾冲县委书记杨正晓,新岐社区党总支书记段生力,还有3位专家学者: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苏星兰、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暨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副院长蒙睿博士、云南农大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普雁翔博士。

       9时整,对话会准时开始。这次对话会是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今年开展的“行进·精彩故事——走基层看云南乡村新貌”系列主题采访报道和交流研讨的第四站的活动之一。与会人员从采访、调研新岐的感受谈起,又从各自的角度和研究领域共同探讨全省传统村落该如何保护和发展,大家认为:单纯为了保护而保护是没有意义的,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后才能更好地保护,只有发展了,这些传统村落才能留得住人,不会变成“空心村”。有了人的传统村落才有韵味,才能有记得住的乡愁。

新岐印象

村貌整洁人文气息浓郁

       经过在新岐一天半的走访调研,3位与会专家学者首先谈了自己的“新岐印象”。苏星兰说,新岐给她印象最深的是整个村落选址,跟自然山水融合比较好,南面面向水体,东北西跟山体结合得较好。整个村落建筑整体风貌保存较好,但是村内缺少一些比较古老、保存完整的古建筑。对于这些濒临消失的老物件,要进行第一时间的翻修、保护,才能留住传统村落最基本的“硬件”。

       蒙睿的研究方向是旅游,多年来对传统村落,特别是传统村落该如何发展乡村旅游、如何搞出特色才能留住客人有着自己的研究心得。第二次来新岐村的他,第一感觉是“变化很大”。“第一次是3年前来的。这次过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村子非常干净,第二个就是饭很好吃。”蒙睿笑着说,“第三个就是酒很好喝。最重要的是,村民很热情。有这几点,新岐村就具备搞旅游的条件了。”和蒙睿一样,普雁翔也是第二次来,他俩的感受几乎一致:“来新岐,首先的感受就是交通很方便了。第二个感受就是村貌非常整洁、和谐。我更感兴趣的就是这里的人,和他们的接触,感受到人文气息浓郁。”

       作为新岐的“当家人”,段生力一直在认真听着。专家的话刚落下,他就“抢”过话筒,介绍起新岐的情况——新岐位于中和镇西部,距腾冲县城30公里,距中和镇政府驻地15公里。新岐辖12个社区村民小组,2014年末,共1177户4521人,农民人均纯收入8961元。在2014年,这里入选为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从此,这个坐落在大山深处的村子走入更多人的视野,村民们也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更加憧憬。

       听完介绍,何侃谈了自己的看法:“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个古老村落新修了一条通往山外的路,这是新岐村人民盼了很多年的路。农村要融入到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当中,有时候障碍就是路的问题。古老新岐的1100多户人家,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大家一起出力出钱铺出这条路,把大山深处的新岐村和外面的世界连起来了,给整个新岐村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这条路的修通,对新岐人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发挥的作用非常大。有两个事情可以说明问题:这些年新岐村出了很多大学生,现在还有新岐的学生在清华大学就读;1100多户人家里,每一年在外面打工的就有一两千人,也是从这条路走出去,找到了新的希望、新的幸福生活。”
传统村落

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关系

       20分钟后,对话开始“升级”。大家从新岐延伸到其他传统村落该如何保护与发展以及如何建设美丽乡村的整体思考上。徐体义说,第一次到新岐,就有一种强烈的乡土感、亲近感和归宿感。对新岐的感受可以用两句话概括:一段厚重的乡土记忆,一方美丽的乡村图卷。他说,“从新岐村的演变和发展来看,我觉得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值得总结推广的样本、一个成功典型。首先,村民积极理性。新岐的发展变化体现了村民的价值追求和生活态度,尊崇传统、尊重自然、追求和谐、追求美好。第二个感受是,党委、政府主动作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坚持民生为先、科学规划、政策引导、保障服务,从保山市委、市政府,腾冲县委、县政府到新岐村党总支、村委会给出了实实在在的答案。”他表示,“宣传推荐好新岐这样的典型,是主流媒体的责任。这次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组成全媒体采访团队,到腾冲新岐现场采访报道,在采访报道中,与专家、学者,市县乡村干部和村民一起探讨。希望通过这样的报道,能对全省传统村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也把新岐村的经验向更大范围推广。”

       传统村落是2013年才提出来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义。多年的工作经验让苏星兰对传统村落有着自己的理解。她认为,传统村落应该具备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整体的选址,看村落有没有跟周边环境和谐;二是村落要有一定年代的历史;三是村落要具备自然景观特征;四是村里的院落和空间结构要有独特性;五是传统村落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她说,在保护与发展之间,首先肯定是保护。在保护时,最重要的是对古建筑的抢修和维护,还有就是要及时收集村落传说、故事,对一些即将消失的文化、民俗要重视起来,做到后继有人,能代代传承下去,“没有文化和历史的支撑,村落也就失去了味道,不可能再称之为传统村落。”

       相对而言,蒙睿更关注村落里的人。他认为,传统村落应该是在特定的环境里面有这么一群人,这群人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文化认同。这样的一群人在一起,才能书写历史。离开了人的活动,再美的风光,再好的建筑也将失去灵性。

       在保护与发展之间,蒙睿是坚定的“发展派”。他的观点是,没有发展就留不住村民,这样会导致“空心村”的出现,“当然,发展一定要注重传统村落的保护,边保护边发展,边发展边保护。只要让村民日子好过了,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自然会参与到保护工作中。”针对现在多数传统村落都在开发或准备开发旅游业,蒙睿认为这是一条比较好的出路。“不过旅游是把‘双刃剑’,用得好的可以攻城克敌,用不好也会伤到自己。”从正在做旅游和准备做旅游的村落来说,我觉得要处理好“三个空间”的问题,即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这三个空间利用好了,从游客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此外,要特别注意村落中“三个人群”的问题:第一个人群是直接参与到乡村旅游中的人群,如开餐厅的、开客栈的;第二个人群是间接参与到乡村旅游中的人,如供应给餐厅菜品的村民;第三类人是“隐形”的,像在地里干活的农妇,在山上放牛的老头,游客来了,都喜欢找他们拍照,是一种人文景致。他们不参与到旅游中,只是充当了‘演员’,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如何让3个群体构建一个利益分配机制,这是乡村旅游中应该考虑的事情。”

       听到这里,苏星兰接过话来:“刚刚蒙院长说的观点我比较赞同,生态空间是共享的,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因此合理的公共资源分配非常重要。”

       同样,普雁翔也是“发展派”,但他更看中一种和谐的发展。他认为,村落的保护要和村民的现状和意愿相结合,保护是为了把村落的经济提升起来,变成钱,让村民富裕。村子是用来住的,所以在保护村落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村民生活。

       事实上,新岐的经验和做法正是走了让村民参与、带村民致富的路子。听完大家发言后,闫自珠用自家生活的变化证明了这一点,“从2000年以来,我的生活变化是巨大的。新岐以前山多、田少,领导给我们指了致富路,让我们念好‘山字经’。就我个人的家庭来说,顺着领导指的路子,收入这块也慢慢提高。领导给我提过很多建议,我家处在新岐的中心地带,就建议我开个乡村旅馆和餐馆。通过开旅馆和餐馆,供应家里两个娃娃读书是没有问题的。”
保山经验

培训新型农民解放劳动力

       随着对话越来越深入,杨正晓把话题拉回腾冲,开始“自宣”。他介绍,腾冲是一个汉文化丰富的县,以前很多的汉族人来到腾冲戍边,把丰富的汉文化带了进来。而且腾冲人对中原文化有很强的认同感,对中原建筑文化也有很强的认同感。所以,我们的村落才得以保存、发展到今天。目前,腾冲有57个村落入选传统村落,占了保山市传统村落的60%。

       站在整个保山市的角度,余炳武介绍了保山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他说,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实际上和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在方向和目标上是一致的。保山的美丽乡村建设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从2006年到现在,保山市投入资金累计达到80个亿。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用规划引领,划分类型,把城郊的村庄划为一个类型、有较好保护和开发价值的分为一个类型、具有民族特色的村庄划为一个类型。这样,就可以从新农村建设提升到美丽乡村建设这个档次。

       现在,国家、省里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保山市如何用好这些政策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余炳武说,保山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起步相对晚一些,现在我们要主动提高认识。对传统村落现在讲的比较多的是保护,但是保护背后是生存的问题和发展的问题。保山市为什么把发展旅游作为主导,也就是考虑到要解决好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他说,“现在很多村庄讲保护,但走进村庄里一看,里面都是老人、小孩,如果不发展,也许过不了多久这些村庄都会消失。我们搞新农村建设,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搞新型农民的培训,让农民从土地里解放出来,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保山为了配合新农村行动,打造了很多产业园区,通过产业园区的打造,解决了农民就业的问题。以腾冲为例,因为发展了旅游,发展了产业园区,腾冲人到外面打工的并不多,反而外面的人到腾冲打工很多,这是保山走出来的一条新路子。和顺古镇通过这些年的发展,解放了80%的农村劳动力,他们不再从事种植业,开始从事加工业和服务业。”

       余炳武进一步介绍:“我们培训新型农民,就是为了保护传统村落,开发乡村旅游。保山的旅游资源是丰富的,既有自然又有人文又有历史,这样的景区放到全国、放到世界上去看都有独特的美。”

云南思考

凸显传统村落魅力

       一个小时后,话题越来越开放,与会人员把关注点放在了云南该如何凸显传统村落魅力的思考上。

       普雁翔说,从农村的角度看,我省传统村落有相对封闭的特点,体现在村落的发展和周边环境的和谐。此外,云南村落有着民族的特点,这也是云南传统村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过相对来讲,云南传统村落的经济还是比较差,保护传统村落,更重要的是让村落发展起来。”说着说着,普雁翔忍不住又开始谈“钱的事情”。

       蒙睿表示,云南的传统村落要么正在做着旅游产业,要么正在谋划着做旅游产业。在这个问题上,云南应该走出自己的特色,特殊性和差异性是云南传统村落的最大特征,这也是最吸引外地游客的地方。

       苏星兰认为,除了文化和旅游,云南传统村落在建筑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特点,而且云南的村民比较热情、朴实,这都是很好的“加分点”。

       何侃到云南的很多村落采访过。他认为,传统村落的价值可以从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经济等方面来评价。云南有502个传统村落进入全国传统村落保留名录,名列全国第一。特别是云南传统村落的民族特色非常浓郁,2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体现了民族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经济的特点,可谓丰富多彩。如沧源翁丁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佤族寨子,保护得也非常好,很有味道,本地人在村子里悠闲生活,外地人来了也会流连忘返。另一方面,云南传统村落在建筑形态上非常丰富。比如在迪庆,江边的藏民房屋风格就和高原上的不一样,这些特点其他省区市是没有的。他说,虽然云南的不少传统村落目前经济还不发达,但是有了这么多独特的魅力,只要利用好、保护好、开发好,相信未来是美好的。

       “心不远,路就不远,我在新岐(腾冲)等着你。等着我,等着你……”10时30分,在“留住乡愁——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主题对话结束前,余炳武深情演唱了自己作词的《心不远,路就不远》,把对话会推向高潮。他表示,几年之后再来,大家会看到更加欣欣向荣的新岐!

       “腾冲产业禀赋优越,历史文化厚重,公众素质较高,出现新岐这样的典型并不偶然。在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云南跨越式发展大有希望。”徐体义说,“通过新岐村这个典型,我们清晰明白地看到了云岭广大农村更加美好的未来。”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