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传统文化怎么玩互联网+
发表日期:2015年6月17日      来源:北京青年报(北京)      作者:王鹏

       传统村落从内涵、规模上来说,都是我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然而传统古村落在城市化加快的进程中面临着人口分流,村落生活、习俗等非物质遗产难以继承和保护,专项资金不足,原住民的需求难以满足,保护产业化等多种多样的问题。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在互联网化的今天,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当前传统村落的被动局面,无论在广度和深度, 在针对性和普适性, 在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手段。利用新的技术拉近大众与传统的距离,利用新的导览模式,建立新的旅游形式,从而达到传统与互联跨界的目的,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足够的内动力。

望不见山水,记不住乡愁

       发展旅游是能为传统村落和文化遗产带来经济支持最快的方式。不可否认,过度发展会带来很多困扰与问题。但是,旅游能为传统带来经济支持和关注度,这是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与文化遗产所不可缺少的。

       暂且不论旅游开发的后续影响,单单在传播与整合资源、政府统筹管理的阶段就面临着很多问题。首先,公众、政府意识不高。虽然“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策略已经出台很多年,但是大众和政府的投入依然还不够,不计后果的拆迁和乱建仍然存在。只有公众和政府给予更多的重视,才会有更多的力量投入到传统村落的保护当中来。

       其次,信息量少,传播渠道单一。在2012与2013年,国家颁布了包含2000多个传统村落的名录。但是并没有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公众了解村落信息的渠道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政府自上而下地去调研、收集信息费时费力,且不能非常便捷地对传统村落进行控制和调整,没有办法长期地、动态地掌握其相关信息。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不能及时地对突发事件作出反应。

       最后,管理、政策制定不动态。旅游开发会给传统村落带来一定的经济力量去改善、保护传统村落,但是也会带来破坏。旅游开发会对传统村落的改善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但破坏也会随之而来。初期,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支持的确有利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但当其成为村落的核心,其他农副产业、生活习俗、人文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也会逐渐随之消失。

       那么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也就失去了意义。而对于管理方来说,无法动态地、持续性地掌握发展情况与制定政策,是不利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的。

传统文化也跨界—传统村落APP

       随着移动互联网占据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拥有“互联网思维”成为越来越多行业生存的必备技能。现阶段,利用APP的形式为公众提供直接的相关平台,或者利用微信、微博等接口,为公众推介相关旅游信息成为主要方式。然而在未来,技术的多元化与处理量的提升有助于形成统一的信息平台,并且与城乡规划、新型城镇化、智慧旅游等平台统一结合,为更好地推广、保护、发展传统村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开发的《传统村落》APP是一次互联网与传统村落很好的跨界尝试。基于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传统村落名录》的信息,利用百度Geocoding API获取位置坐标,囊括了全国2555个传统村落的位置和基本信息。除了有基本信息、村落简介、上传图片、评分、路线、附近等常规的功能,还新增了报警功能,使用者可以在村落遭遇破坏、需要维护或者利用不当的情况下进行报警,通过后台的通知,及时停止对村落的破坏。

拯救古村落梅州围龙屋

       以梅州围龙屋关注团队的技术实践为例。梅州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与四合院、一颗印、窑洞等民居形态一样具有相当的科学和艺术价值。而在2013年梅州市政府发布江南新城规划。据官方统计梅州有140余处祖屋和围龙屋(民间调查数据是290余处),规划中保留的仅为30余处,十余处已经拆除或正在拆除。也就说梅州将近九成的祖屋和围龙屋马上面临拆除,不仅这些文化遗产的物质实体将遭到毁灭,梅州文化和精神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灾难。

       微博达人Wepon于2014年6月开始,通过社交网络(微博、微信)召集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志愿者和当地志愿者,组成了“梅州围龙屋关注团队”,赴梅州进行了多日现场踏勘。团队专门制作了“梅州民居调查”手机APP应用,内置地图和梅州文化遗产位置数据。团队成员和地方志愿者可以通过其进行现场定位、查看地图和影像图、拍摄照片并记录位置和文字信息、记录调研轨迹等,并可通过网络将调研成果上传至服务器。

       在服务器端,制作了梅州传统民居考察网站(http://115.28.90.62/mzhouse),将志愿者拍摄的照片和文字信息相匹配,形成了专业的webGIS文化遗产档案,并对拆迁进程进行跟踪和舆论监督;在调研过程中,拍摄了记录拆迁过程的纪录片,留下了全面而珍贵的档案记录。利用微博和微信工具,团队对事件进行了客观全面的跟踪报道,并获得了大量传统媒体的关注和采访,使该事件获得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而很快,住建部通过志愿团队的行动,迅速了解到事态进展,并且发文至广东省建设厅,要求进一步落实梅州传统民居的认定和保护工作。通过基于LBSN的网站与手机APP平台,能够迅速利用公众的力量,以最快的速度,收集信息并且进行宣传,有利于有关部门采取及时的措施,防止事态继续恶化。
       传统村落数据库的建设是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必要手段之一,能够实现对传统村落历史记忆和景观的永久保存,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撑,为领域内学者对村落保护和发展研究提供重要资源。在APP当中公众利用Check_in的功能提供的大量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多媒体资料成为传统村落数据库的主要数据之一。终结了之前由政府、学者主导的由上至下对传统村落信息的收集与公开。同时避免了琐碎的重复劳动,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