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冯骥才:村落的迅速瓦解令人心忧
发表日期:2015年6月14日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杜壮

  “我们正处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现代文明转换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原有农耕文明的社会生活一定会瓦解,这很正常。但是不能因为原有的文明被解体破坏了,就将原有的历史和财富丢掉。”文联副主席、民协主席冯骥才接受经济导报、发展网记者采访时说。

  冯骥才用“喜忧参半”来形容我国的村落保护现状。据他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555个村落入选传统村落名录。与此同时,国家专项拨款100亿元用于古村落保护。但是,“古村落认定之后并不意味结束,保护工作才刚刚开始。”冯骥才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落的迅速瓦解让他“心忧”。

  “村庄要留住人,既要让当地人能享受到现代科技文明带来的便利,还要解决人的生产问题。”冯骥才说,农民们并不能像学者一样理解为什么要保护古村落,只有让农民有所受益,才能让他们意识到保护的重要性。

  由文联、民协、摄协和河北省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主办的全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日前在河北省沙河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传统村落普查先进工作者代表一起走访了沙河市的王硇、绿水池、大坪等多个古村落。

  距今有600余年的河北省沙河市王硇村,是明朝时期的古村落,地处太行深山,自古山高水缺,沟深土薄。现存石楼130座,红石砌墙,青瓦布顶,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之一。村里留有许多八路军129师的遗迹,邓小平、刘伯承都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据王硇村党支部书记王现增介绍,村里的青年人大多选择去外面打工,所以村里大多是老人和儿童留守。

  如何让村子不像山外农村一样变成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水泥盒子,成为了王现增首要解决的问题。利用村子自身优势,他开始发展旅游经济。如今,村民们将自家产的核桃、小米、鸡蛋摆在家门口叫卖,多家村民的古石楼旧院现在已经或正在着手整理成农家旅馆接待游客。他告诉记者,这一切,都源于十多年来对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乡亲们从中看到了希望,尝到了好处,得到了实惠,自然知道了保护村落的重要。”

  “传统和现代化我们往往把它们对立,其实这不是对立的关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国家非遗专家委员会委员陶立璠告诉经济导报、发展网记者,“其实我们生活在传统里,这个传统是我们自己创造形成的,是几千年来把我们的信仰、生活方式,在这个土地上与我们这个民族共同把它创造出来的,这些传统不会轻易丢掉。”

  “我们目前应努力‘抓住些什么’,这样我们的后代才会‘拥有些什么’;如果我们现在什么都不管,再过20年就什么都留不住了。”冯骥才对经济导报、发展网记者说。

  据冯骥才介绍,今年,以住建部为首的各部委对第一批传统古村落拨款100亿元。作为国家申遗专家委员会、国家传统古村落专家委员会主任,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自己传统村落如此重视,投入资金如此之多。

  “这100亿元拨到每个传统古村落为300万元,据我所知,目前王硇村已拿到150万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国家给予每名民间手艺人每年1万元用于传承技艺;同时,国家对传统古村落的拨款,也要求用来从多方面保护古村落。比如我之前看到的保存较完整的一座院子,房子的主人已经搬到山下居住,但修缮等费用仍会由国家来资助。”冯骥才介绍。

  在冯骥才看来,目前保护传统古村落的资金的来源不能仅仅依靠国家,应该由四方面组成:第一是国家拨款;第二是地方配套资金,地方政府一定要把传统村落作为地方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第三是社会各界的支持,很多民营企业家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意识;第四是古村落的村民渐渐也有了觉悟。“通过知识分子的自觉、国家的自觉、地方的自觉、大众的自觉这‘四个自觉’的努力,国家的传统古村落一定会更有希望。”冯骥才说。


文联副主席、民协主席冯骥才考察王硇村与村民对话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