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古村落保护不妨放开思路
发表日期:2015年5月9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李绾心

  在乡村生活中,牛圈、猪圈是最寻常不过的建筑,几乎在每家农户中都能见到。用石头垒砌或者土坯建造的几间屋子,简陋而狭小,并且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这大概是人们对牛圈、猪圈的普遍印像。而一旦遭遇“建设”,随着社会发展大多数已经废弃的它们,其“命运”往往是被简单粗暴地一拆了之,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牛圈、猪圈应不应该保留?没有任何一个村落保护者能斩钉截铁地说不应该,因为从事古村落保护的人们都心知肚明,它们也是乡村传统生活方式的一种见证,其所用材料和技术也记录了村内建筑材料演变和蜕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它们也是传统村落遗产中的一部分。如此,恐怕真正让人犹豫不决的是,如何处理它们?更重要的是保留下来之后,如何让它们获得“新生”,在当代社会仍然能有尊严地存在?

  浙江桐庐县荻浦村的牛栏、猪栏变身为咖啡厅、茶吧的成功案例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将乡村“土得掉渣”“脏得要命”的牛栏、猪栏与现代的、高雅的咖啡馆、茶吧联系起来,虽然乍一听让人觉得脑洞大开、匪夷所思,但是落到实处的规划设计说服了我们:它在基本上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同时,将文艺、小资这些原本属于城市人的品质带入乡村,形成特有的“乡土文艺范”,质朴而不失个性,特别抓人。而且它的成功,增加了年轻人回农村创业的信心。试想如果每个传统村落都能以其独特的方式留住村里的年轻人,甚至吸引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来,村落的“空心化”问题迎刃而解,古民居因无人维护坍塌破败的情况也将得到缓解,我国目前传统村落保护的困局必定有所改观。

  有些人可能会质疑:变成咖啡馆、茶吧的牛栏、猪舍已经不是原来的牛圈猪圈了,是被异化的、城市化的概念。可是,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现在,在城市生活日新月异的今天,为何一定要苛求牛圈、猪圈,甚至是村落中的古民居一成不变地永远“生活”在过去呢?何况,笔者在此更为看重的正是其中的创新性思维,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传统村落保护的“活”的思路,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观念的转变和创意的表达,从而进行正确的方向引导并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居民的认识,这样才能形成凝聚力,解决传统村落保护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毕竟传统村落目前最为迫切的形势是每天消失100个的迅猛势头,在保护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实践只是方法的探索,而这种探索不妨将思路放得更宽些,传统村落就能多条“活”下去的路子。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