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发表日期:2015年4月17日 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张绪才
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有一个千年历史的古村落—马固村。在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马固村有7处明清民国建筑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经历当地拆迁后,只剩下王氏家庙和马固大庙两处建筑。近日,郑州市上街区区长翟晓宾表示,目前已经要求文物部门详细调查此事。
有“三朝枢密”、“大宋世家”等7处明清民国建筑,被称之为“中原第一文物古村落”,这足以证明马固村的历史底蕴、文化价值。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千年古村落,仍然抵挡不住“现代化”而倾刻化为尘土。
社会学家李培林在他的《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中开篇这样写道:它们悄悄地逝去,没有挽歌、没有诔文、没有祭礼,甚至没有告别和送别,有的只是在它们的废墟上新建的文明的奠基、落成仪式和伴随的欢呼。马固村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迎来了被拆毁的命运,甚至无法逃避,在这里休养生息后人们也只能一声叹息,悄悄地离去。
有数据显示,2000年时,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自然村减少到270万个,十年里有90万个村子消失了,一天之内就有将近300个自然村落消失。而保存较好的古村落已由2005年的约5000个锐减至目前的两三千个,现在几乎每月就有一座古村落在消失。笔者在想,在这些古村落中,真正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千年古村落确实凤毛麟角,马固村正是其中的一个。连这样古村落都能拆掉,还有什么古村落能抵挡得住任性拆毁?
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认为,最大的文化遗产是古村落。跟博物馆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吕济民则认为,古村落就是一个露天的博物馆。可见古村落的文化遗产地位。其实,古村落是我们民族的根脉,用眼下极热的一个词,叫“乡愁”。它是通向历史连接未来的“轨道”。没有村落存在,我们就不知道自己是从那里出发的,该走向何方。
诚然,社会的发展伴随着文明历史的更叠,城市的建设避免不了拆迁。但我们不能为了发展为了建设,就“破坏旧世界”。若如是,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极为浮躁、极为短视,甚至可以说是对历史有罪的一种行为。
每一座村落都是一部装载厚重历史的典籍,凝聚着文明演化、民族融合、宗教信仰、人文精神等等人类智慧结晶,也是我们触摸历史的“活化石”。但还没等我们仔细去品读这些“典籍”,这些经历千年风雨的古村落,便在突飞猛进的城镇化进程中灰飞烟灭,实在令人心痛。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对我们拥有的不珍惜,也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
保护好所剩不多的古村落,珍藏起人们心底的那一抹乡愁,传承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人人有责,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加义不容辞。将来,可由我们任意拆毁的千年历史的古村落,的确已所剩不多了。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