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韩中伟:让大数据在古村落保护与传承中发挥作用
发表日期:2015年4月9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永杰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构成昔日基本社会单位的村落正在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与之相伴的,还有蕴含其中的千姿百态的村落文化。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完善传统村落名录和开展传统民居调查,落实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规划。

进入大数据时代,如何有效发挥数字化技术在古村落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近日,围绕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基于大数据架构的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牵头单位负责人——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韩中伟。

历史文化传统不能丢

《社会科学报》:近年来,保护古村落及古村落文化的呼声日渐增高,尤其对濒危古村落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与传承,更是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为什么说古村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对其保护的迫切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韩中伟:被尘封与遗忘的古村落保留着原生态的质朴、原汁原味的文化,成为现代文明社会中见证历史的活标本。它们是历史的缩影,是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典范,是乃至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而这些文化遗产,无一不是经过先民千百年的锤炼、发展而延续下来的,可以说是先民的智慧、生命与自然和历史相融合的宝贵财富,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不可估量的宝贵遗产。这些文化的消逝,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巨大损失,甚至有些损失是永远无法挽回的。

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和道德力量的支撑。一个民族如果忘记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并确定正确的发展路径。而正在消失的古村落正是集中体现我们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载体。因此,对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已经刻不容缓。

面对古村落的消失,应给予极大的关注,做到事前有紧急抢救,及时开展抢救性记录、调查和整理,尽最大努力将其中承载的历史、文化、民俗信息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这既是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大旨所在,也是“十二五”期间发展文化产业的迫切需要。

实际上,相关政府部门对文化遗产保护十分关注。文化部主导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宣部批准的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和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调查与认定项目,正在各地全面展开,这都对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