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冯骥才“天大”的那些书事
发表日期:2015年4月8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向云驹

若干年前,天津大学以求贤若渴的姿态,盛邀冯骥才入教天津大学并特设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此事终成。“天大”为这一研究院新盖了一座大楼,除教室、礼堂、办公室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还设有多个展览室和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图书室、书屋和写字间。学院落成典礼上,冯骥才的即席讲话让人记忆深刻:“以后,‘天大’的事就是我冯骥才天大的事。”

冯骥才果未食言,围绕着文学艺术文化,在“天大”制造了不少动静。冯骥才的各种收藏在这里布置出了佛教造像文物展、民间美术精品展、蓝印花布作坊展、年画作坊展、古代算盘衡器收藏展。此外,还有冯骥才绘画艺术作品和著述陈列,仅图书馆内的个人图书收藏就达十数万册。每个展览我差不多都是第一观众,知道他如何呕心沥血地构思和陈列藏品,如何咬文嚼字地一字字撰写说明,如何翻箱倒柜地将自己几十年的搜罗悉数变为公共财富。从此,天津大学这所我国建立最早、久负盛名的理工科大学拥有了一道典雅亮丽的人文风景。

上世纪70年代末,冯骥才闯入文坛。在写作井喷的时代,他一刻不停地写作和阅读,收藏了大量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和当代形色各异的文学期刊。他自己出版了百余部小说和文学专集,为部长诗人、著名作家、无名文人、业余作家写的书序达数百部。这些都是他文学藏书中的精彩而有特色的部分。他自己的著述却从来都是自己作序、作跋,从未请名人为自己添光环,可见他的古道热肠。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冯骥才在文学写作之外又增添了两项人生内容:一是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研究;二是绘画、书法和艺术创作。他的藏书中有一半的内容与此有关。其中文化遗产的图书可谓琳琅满目,内中相当一些书籍都是他亲自“作出来”的。他写作了大量的遗产类图书,有文化遗产思想学术类,有文化散文随笔,有田野调查考察记述,有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有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民俗、民间手艺的记录等。冯骥才主编、策划的大型文化遗产、民间文化遗产图书就更多了。有多卷本的《天津老房子》画册、丛书《华夏五千年艺术不能不知道》《结》、大型巨制《木版年画集成》《唐卡艺术集成》《剪纸集成》《民间美术遗产普查图典集成》《羌族口头遗产集成》《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丛书》《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等等。这些集成、丛书少则五六卷,多则数十卷,大多都是举全国民间文化学界之力,耗时十年、数十年才获得的成果。这都是我亲历亲见的。他在天津,我在北京。为此不是你来,就是我往。当《木版年画集成》大功告成时,他问我:“云驹,你说我们俩为这事打了几千个电话?”冯骥才是所有这些图书和文化抢救成果名副其实的主编,是所有这些图书成果从普查、记录到编纂出版的设计者、组织者、指挥者。所有这些都是他和大家共同的呕心沥血之作,是用双脚走出来的成果,是用脑用心用手一字字一幅幅写作拍摄出来的。

冯骥才已连续三届历经十数年出任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这个协会有全国会员近万人,各省市县又有会员数十万,他又几乎在这十数年间走遍全国各地。他赠人图书无数,也收到同道赠书无数。大概可以说,他图书收藏的这一优势和特色也是独具一格的。

冯骥才不仅爱书藏书编书写书,他还是一个用书展书的高手。他的藏书不仅陈列在书架上供人们阅读,他还常常让它们自己“走出去”亮相,引起社会关注和公众阅读。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有充裕的空间供他使用,他于是经常变着法子让这些书籍“活”起来。

他主持的木版年画集成历经十余年完成了几十个产地的普查,又汇集了全国各地(包括台湾、澳门)和日本、俄罗斯等地传承传播的年画作品,出齐了二十二卷大型图文集,当时恰值春节到来,他于是在天津大学办了一个大型的“以画过年”的年画主题展。展览展出了天津杨柳青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年画代表作,布置了多个年画作坊,年画艺人现场印制年画,同时陈列了老版年画、年画口述史图书、年画图典画册等,多角度地呈现出木版年画史。数十卷《木版年画集成》也在这一展览上集体亮相,皇皇巨制,海内外学者、观众无不为之震惊,几近濒危灭绝的民间年画起死回生。他的这一创意可谓直抵抢救出版民间文化遗产的本质。

又一年,为纪念中俄友好,他别出心裁利用自己珍藏的俄罗斯文学译本,又跑遍北京几家著名出版社借来几个缺失的译本,基本上凑齐了出版苏俄名作家、名文学、名小说的各种译本,既做了展览,又举办了探讨苏俄文学中译影响及意义的高端论坛,成就一段文学佳话。我当时主持了这个活动的开幕式,一时中俄文学界、翻译界大家云集,对冯骥才的创意和收藏赞不绝口。

冯骥才的研究院里,有一间名为“大树画馆”的陈列大厅,除了长期展示冯骥才的数十幅美术作品外,厅中央的一长排展柜陈列了冯骥才所有的著述著作。引人瞩目的是他创作的图书多达数百种,其中又有数十种英、俄、法、日等国家的外文版。冯骥才七十岁那一年在北京举办了个人纪念展,名为“四驾马车”,即他在文学写作、艺术绘画、教育教学、文化抢救四个领域里的成果展。一个人驾驭“四驾马车”,在文化发展的道路上跑出这样的成绩,让人震撼,也让人更深切地理解和认识了冯骥才其人其文。

大学者,大师之谓也。大师者,大书之作者也。大书者,大用于时者也。冯骥才的书事,岂非“天大”的事?

(作者系艺术报社社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