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发表日期:2015年3月25日 来源:金华新闻网 作者:佚名
2015年3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委书记徐加爱在全国“两会”期间建议设立“世界古村落保护大会”并永久落户金华。“金华古村落保护有基础、有特色、有条件、有创新,更有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徐加爱提出,由国家建设部牵头,设立“世界古村落保护大会”,金华愿意成为大会的永久落户地;加强古村落、古民居保护的立法工作,改变目前未列入文物保护对象的古建筑保护利用无法可依的局面。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传统村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资金、用地等方面的支持。
3月18日,全市24个传统村落和部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代表,以及专家、学者共50多人在兰溪诸葛八卦村召开专题研讨会,建议组建金华古村镇文化联盟,以助推召开“世界古村落保护大会”并永久落户金华。对于徐加爱的建议,记者采访了建筑协会资深会员、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组成员洪铁城。他认为,古村落的保护确实迫在眉睫。金华山文化研究院院长施怀德表示:“这一建议高屋建瓴,很接金华地气,为金华古村镇文化的世界营销开了局、破了题。”市建设局日前提出2015年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要点,认为古村落保护,大有可为。
金华古村落 魅力独特
古村落在人的心目中有着特殊的位置,是“记得住的乡愁”,也是传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一种方式。
据《日报网》报道,全国人大代表,金华市委书记徐加爱建议设立“世界古村落保护大会”并永久落户金华。我市共有古村落104个,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7个,占浙江省的25%;“传统村落”24个,占浙江省的14%。“兰溪的诸葛八卦村,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也是全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最完好的村之一;磐安的榉溪村是江南孔子后裔最大的聚居地;浦江的郑宅,被朱元璋赐名为‘江南第一家’,东阳卢宅有‘民间故宫’之美誉。”谈到金华丰富的古村落资源,徐加爱如数家珍。
“金华的古村落是活着的古村落。”徐加爱介绍,百工之乡、木雕之乡、建筑之乡造就了金华古村落众多精致的木雕、石雕、砖雕等室内外装饰;非遗之乡,金华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30个。名人之乡, “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东方“莎士比亚”李渔,山水画大师黄宾虹……悠久的历史文化为金华的古村落赋予了独特魅力。
金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堪称古村落的“富金矿”和“博览会”,被誉为“古村落文化之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寻得到“乡愁”。千百年来,遗存在金华这片神奇土地上的这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人们带来别样的意味和感受。由市旅游局编制的“金华市古村落游览图”就用一段满怀深情的广告词邀请游客:“品读万年上山历史,探秘‘东南小邹鲁’文化,寻梦曾经的‘外婆家’记忆,就从浏览金华的古村落开始……”
“古村落从数量上讲,金华是很有优势的,而最大的不同是有特色。”洪铁城介绍,金华的东阳木雕民居是十二大民居之一,有着人家没有的木雕。外形看着和徽派的粉墙黛瓦有些像,其实内里大不同。东阳木雕民居大多是读书人后裔和官宦住宅,大院落、体量大。金华的古民居还有一个很大的特色是文化内涵深厚,祖先大多是北方的移民、皇亲国戚多,因为逃难、灾荒等各种原因来到这里。村落基本上都是祖先自己选的风水宝地,所以很多古村落都是阴阳风水的最好实例。“这里的房子、生态,还有民间表演、文化都还存在,是几百年、上千年活的历史。”最让人感慨的是,金华的国家级传统村落虽没有丽水松阳多,但古村落质量高、保留完整、上档次。他举例说:“磐安榉溪村是一个改写文化史的村庄,因为保护较好,后来通过论证被世人知晓这是江南孔子后裔最大的聚居地。武义的郭洞、俞源上了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当时全国只有12个。”
民间发力 受益匪浅
“兰溪诸葛村以门票收入、村集体资金、银行借贷、民间筹资等方式,近年来已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古建筑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徐加爱对兰溪市诸葛镇诸葛村的做法表示了赞许。为了保护古村落,金华在全国首推历史建筑认养保护模式。
“我们的现在,就是你们的未来。”诸葛村支书诸葛坤亨清晰地记得,1991年,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和李秋香老师带着十几个学生,来诸葛村做课题研究,并呼吁兰溪市政府保护古村落。当时村民根本不相信保护之后可以搞旅游。老书记说:“搞什么旅游,那个牛棚人家会感兴趣?!”“可是,现在开发旅游了,‘牛棚’真是一个很好的景点呢。”诸葛坤亨感叹,“当年,专家们呼吁整体性地保护古村落,现在看来也是很超前、很有远见的。”
在诸葛坤亨眼里,古村落开发旅游大有前景。“因为这是稀缺资源,放眼全国也没有多少,连片的古村落资源更少。浙江省还算多的,在省内金华也占了很多。现在回头看5年前,10年前,有些人都后悔把老房子拆了。”
对于古村落的保护,诸葛村也有自己的一套做法。1995年,诸葛村开发旅游,靠着滚动发展的思维做到今天。“比如说100万元的投资里,有50万元是来自门票,剩下的借一点,再向银行贷一点。”2014年诸葛村门票收入1875万元,加上停车费、店面租金等,村集体收入超过2000万元。古村落的保护,村里建设的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以及村民福利都是从中支出,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阶段。
诸葛村的今天,让不少传统村落的村支书很羡慕。事实上,开发旅游,通过旅游促进村里古建筑的保护,成了不少村的选择。
2013年,吴世媚回到娘家永康市前仓镇厚吴村当村支书。“家乡这些古建筑,一开始我觉得太习以为常了,其实换个视角,它就是金饭碗、珍品,值得好好开发。”每年农历九月初七,厚吴村有举办民俗文化节的传统。现在增加了非遗表演、剧团演出、祭祖大典等。去年的文化节,一下子来了两万人,收益也是翻番。“效果还是不错的,带旺了人气,打响了名气,以后还会继续搞。”
古村落保护 任重道远
在研讨会现场,金华各地的传统村落的村支书都很看好古村落未来的发展,同时坦言难度不小。“别看现在结果还不错,其实这么多年酸甜苦辣都有。”对诸葛坤亨而言,最头疼的就是管理。诸葛八卦村想创5A级旅游景区,他直言有难度,最缺人才。村里的年轻人都走出去了,留下来的多是老人,就连他自己都当了20年的村支书。“稳定是好,但是活力不够,压力很大。”
诸葛坤亨有个很简单的愿望,村子保护下来,外围的生态环境也要做好。“这些事一两年是做不好的,至少10年,就像种树一样。”前两年,村里把村民的山林以350元一亩的价钱租回来,用于生态建设。“我们想把景区扩展到周围3平方公里,形成一个大框架。”可在这过程中,他强烈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有限,设想的大景区规划迟迟未能如愿。“本村的事情我还可以协调,再大范围就有些难了。”
金东区傅村镇山头下村的古建筑保护得比较好,解放后没有拆过一栋房子。可目前难题也不少,村子四周建了不少房子,成了不协调的景观。如果要整体保护,需要拆的房子就有一万多平方米。现在出来的规划是全村搬到溪对面,但是缺少地基,空有想法不能执行,这让村主任沈锦禄很苦恼。“我们也想开发起来搞旅游,但是人才不行,手脚都束缚在那里。”他最盼望的是有个组织能让他们抱团合力,互相借力开发。
“古村落的保护确实迫在眉睫。”洪铁城说,这些年发展太快,尤其是大拆大建,对古建筑破坏很大。“非常完整的古村落很少了。”最迫切的是对古村落进行普查,确定保护对象。
“要把古村落的保护提上重大议程,古建筑、生态环境、山林、水溪都要做好整体的规划,老村保护、新村安排要妥善规划,不能拆了造,新旧糅合在一起。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要注重文化资源的保护,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家谱、烹饪技艺等,这些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对于目前的保护情况,洪铁城也很有话说,一些古村落为旅游开发,做得有些过头了,比如在木头刷上一层油漆,其实这也是一种破坏。
多管齐下 落到实处
最近,施怀德对“世界古村落保护大会”落户金华也想了很多,他建议做好三大支点平台建设。一是大会永久会址平台建设。二是大会背景平台建设,依托现有的资源,启动“古村镇文化之乡”申报工作,使其成为大会的一个承载体和万年金华世界营销的一个背景平台。三是由金华古村镇文化研究机构———金华山文化研究院,及兰溪诸葛村等24个传统古村落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佛堂镇,联合全市217个古村镇,发起成立全市性古村镇文化保护发展协调机构———金华古村镇文化联盟,以开展文化研究、形象推广、保护利用工作,使其成为大会背景平台的文化支撑。
如何保护古村落,金华市建设局近日提出了2015年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要点。据了解,制定要点所遵循的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保护优先、传承发展,稳步推进、民主管理”的方针,着力通过规划管控、制度设计、统筹管理等,保存传统村落的数量,提升传统村落的品质,推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强化组织保障。即各传统村落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按规定建立健全或明确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协调机构,落实县级分管领导、乡镇级项目管理人员、村级联络员三级责任人员,将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实施情况纳入相关考核体系;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小组),负责审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优选驻村专家,落实经费、设备,委派专家在项目实施期间驻村指导,并对项目重要节点和传统建筑修缮改造方案进行审查审定;建立本地传统建筑工匠名录,聘请优秀传统建筑工匠对本地工匠进行培训指导,聘请传统建筑工匠修缮改造传统建筑。
同时,在完善配套政策上,各地应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关于做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实施工作的意见》等,就传统村落的发掘、保护、建设、利用和发展进行研究,并结合地方实际,重点完善建设管理、资金投入、技术指导等政策体系,严格落实保护措施。在资金投入方面,各地应当统筹农村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文物保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专项资金,优先支持传统村落保护项目。
另外,在加强规划管控、项目实施、调查申报,以及宣传推广等方面也做了具体的部署。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