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要文推介
书籍推介
湖心坝:小花生引起大变化
举办日期:2013年9月15日

  湖心坝,地处粤北的一个客家村落,位于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的江尾镇内,南距县城龙仙镇约13 公里。湖心坝是个单姓血缘村,村民姓沈。村内现存30 余座围屋和围楼。据族谱记载,沈氏祖先于明正统年间从福建迁到翁源。 翁源在南北朝时就已立县,是广东省最早设立的县份之一,在岭南属于开发较早的地方。翁源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3°C,年平均降雨量达1788 毫米,是很适于农业生产的地方。县内有滃江贯穿全境,汇入珠江三大支流之一的北江,对整个流域也起到很好的滋润作用。湖心坝位于翁源中部丘陵区,这里水源充足,更是农作物产量较高之地,如今水稻亩产可达730 公斤,比县平均亩产要高出100 公斤。

  湖心坝所在之处,是一个四周有低矮丘陵环绕的小盆地,中间有一条名叫仁川河的小河穿流而过。按传统农业村落的选址规律,在小盆地里建村以山脚位置为佳,因为盆地中间要留给农业,而山腰又距离耕地太远,同时坡度过陡的地方也不便于建房。对湖心坝而言,还有一个特殊情况,那就是盆地中间因为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致使土质松软;这种土地用来种水稻都过于湿软,建房就更不合适了。据老人们说,沈氏刚来之时,湖心坝这里一到下雨就被水淹。初来乍到的沈氏之所以没有选择在山脚立基,而是选择了盆地中央,是因为山脚的位置都已经让其他先来的姓氏占据,他们不得不选在盆地中央来落脚。

  在盆地中间建村,正是湖心坝之所以叫湖心坝的原因。同时它也说明,当时沈氏还是一支弱小的姓氏,其家族成员需要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才能求得生存。其实这也是很多客家人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客家人因此而形成一个特点:聚族而居,并且形成大型的、住祠合一的集体聚居住宅。诸如赣南的围屋、闽西的土楼、广东梅州的围龙屋和四角楼等,都属此类。湖心坝沈姓最初的住宅,也是个大型集体住宅,即平面呈半圆形的长安围。 长安围始建于明天顺年间(1457-1464 年),坐西向东,占地约10000 平米。围屋内的住房尺度小而且私密性差,从居住舒适性而言是相当不理想的,但是它便于形成较强的凝聚力,这对新移民的立足是有利的。

  定居湖心坝之后,沈氏为了改善不理想的生存和生产条件,花了大力气来兴建水利设施。比如今天我们看见的宽度有10 米左右的仁川河,原先只是一条小溪,是沈氏族人深挖疏通并拓宽的。此外他们还陆续修建了老虎坝陂、 鸭嫲陂、河背陂、石龙头陂等防洪堤。建村之初的湖心坝沈氏,和我们现在看见的沈姓家族是很不一样的。沈姓如今是江尾镇最大的两个姓氏之一,与张姓分庭抗礼。生存条件并不理想的沈姓,是依靠什么发展成为大家族的呢?答案是花生。前文已经说过,翁源县是一个农业条件很好的地方。这里除了盛产水稻之外,还出产甘蔗、水果、蔬菜、花生等农副产品。也许是穷则思变的原因,沈姓人家大概从清前期开始做起了收购花生和加工花生油的产业。

  清前期时,随着广东省内的商业发展,翁源县的商业集镇和圩市也大大增加了。江尾镇水路可借滃江下珠江,旱路可经粤赣陆路进入江西,加上本地及周边乡镇盛产粮食,于是形成了以粮食及农副产品输出为主的商业形态。 湖心坝沈氏,就专门从事花生购销和榨油业。村中老人们都说,解放前湖心坝是“家家收花生”。沈氏鼎盛时期在江尾街上开有18 家榨油坊,几乎垄断全镇的榨油业。据老家是县城龙仙镇联群村的陈德道先生回忆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们村有一位嫁到湖心坝的媳妇,“头年结婚,第二年就回联群村来收花生了”。这个例子说明,湖心坝沈氏在花生购销与榨油业上,是全民动员男女皆参与的,也是有很强的历史传统的。通过花生购销和榨油业,沈氏大大改善了经济条件。同时,由于生产方式从粮食种植转变为粮食购销与加工,也使得他们的村落和住宅也产生了大变化。

  变化之一,是有条件的人家都纷纷离开老祖屋,在外面建房。这导致整个村落的发展脱离了大家族集体聚居的特点,转向家庭小集体式。除长安围外,湖心坝现存还有31 座围屋或围楼,另外有27 座已经坍塌毁坏。这些围屋(楼)都分布在长安围的南面,密密匝匝,首尾相联。湖心坝冬季盛行北风,仁川河又是从北向南在村子西面流过,所以后建的围屋都位于长安围的下风口和下游。据村民们说,湖心坝的北风是相当强的,从风水上说叫“煞气很重”。长安围的东侧原先建有一座炮楼,就因为受不住“煞气”,最终倒塌。从这个角度来说,湖心坝的家庭小集体式围屋虽然都脱离了老祖屋,但都在老祖屋的庇护之下。

  变化之二,是在家庭商业经营方式和观念的影响下,这些家庭小集体式住宅尽管在平面上都是合院式,但在具体的外观形态上则表现得五花八门、精彩纷呈。比如村南边的修本楼(俗称四方楼),建于清代,建筑面积约1800 米,是一座平面呈“回”字形的围楼,中间为公祠,四角建三层角楼,角楼之间是8 米高的的围墙。 再如位于长安围南侧的外翰第,由沈人纪建于清光绪前期,占地约1000 平方米,平面轮廓呈曲尺形,其厅堂面积甚小,且不在中央位置上,而是位于北隅。再如对门楼,由围楼与围屋两部分组成,围楼的鑊耳形风火墙显示其受到珠江下游广府文化的影响。又如村西南边的曲尺楼,建于清代,坐北向南,建筑面积约400 平米,其平面形状如一把“丁”字尺。

  在湖心坝附近,有另一个保存很好的客家村落,即江尾镇另一大姓氏张姓的葸茅围。葸茅围是一座占地达23000 平米的大型围屋,始建于明初,平面轮廓呈圆形,当地俗称“八卦围”,里面最多时曾居住着300 多户人家。湖心坝和葸茅围是对比鲜明而且相映成趣的:葸茅围张氏始终都在一个围屋里繁衍发展,而湖心坝沈姓则在其发展的中点上发生了突变。导致这一突变发生的原因,是小小的花生。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