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举办日期:2012年5月25日
日前,微博上一则关于河南陕县地坑院营造技艺濒临失传的消息引发网友围观。根据记者的调查,河南陕县绝大部分地坑院已经无人居住,正遭到废弃和自然损坏,有些甚至已经成为废墟,地坑院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瓦房和两层楼房取代。
而随着建筑实体的消失,地坑院营造技艺也濒临失传。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由于缺少实践载体,掌握地坑院营造技艺的人目前大部分都无用武之地,传承链条在实践载体上出现断裂。这是地坑院营造技艺濒临失传的最主要原因。”
“地下四合院” 构造特殊、魅力无穷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在河南陕县东凡塬、西张村塬和张汴塬三大塬区上,有着100多个这样的地下村落,村民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深坑,然后再在坑的四壁凿挖窑洞居住,这在当地被称为地坑院。
地坑院又称天井窑院,由原始人类的穴居发展而来。它在全国是独有的建筑方式,是民居史上的一大奇观。它们主要分布在豫西、陇东、晋南和陕北等地,除此以外,世界其他地方尚未发现类似的民居。而河南省陕县的地坑院群落集中成片,存量较多。
据记者了解,地坑院是古老的生土建筑,属减法营造的负建筑形态,它的营造技艺比较复杂。首先是在平整的黄土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6至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窑洞。其中,主窑对面的角窑凿成斜坡,形成阶梯形弧行甬道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通道,称为洞,是地坑院的入口,大都是曲尺形。门洞窑多数只有一道大门,被称作“哨门”。
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砖青瓦檐,用于排雨水,房檐上砌高30至50厘米的拦马墙,在通往坑底的通道四周同样也有这样的拦马墙,这些矮墙既可以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又可以保障地面劳作活动和儿童的安全。
人住在坑里,排水问题自然是第一大事。为此,他们在地坑院中间下挖了深4至5米的旱井,俗称渗坑,专门用来聚集渗进坑内的雨水。地坑院里通往地面的门洞内有一口深水井,加一把辘轳用于解决人畜吃水问题。地坑院内各个窑洞按功能分为主窑、客窑、厨窑、牲口窑、茅厕、门洞窑等。窑洞还是天然的温度调节器,冬暖夏凉,特别是地坑院建造简单价廉。对于昔日贫穷的山民来说,这样的建筑是再理想不过的了。
据记者了解,地坑院营造技艺包括完整的设计规制、设计模数和工艺口诀,绝大部分和现代建筑理念相吻合。如依据“庙正院不正”原则,地坑院方位要稍偏;为体现尊卑秩序,主位要高大,口诀是:地势上高下低,天井上宽下窄,主窑为“九五窑”(主窑高九尺五寸,宽九尺),其他为“八五窑”(高八尺五寸,宽八尺);为解决通风采光,窑洞要前高后低、前宽后窄,安装要“扑门仰窗”;建筑地坑院使用的土工尺子,长五尺,和古代男子的平均身高相似,通过其数值和尺度控制,保证各建筑部位与人体活动需要的空间协调平衡等等。
地坑院作为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民居样式,建造涉及土工、泥工、瓦工、木工等行当。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窑洞类居住环境中独具特色,被称为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民间瑰宝遭遇时代挑战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河南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还有地坑院80余座,是保存地坑院较为完整的一个村庄,但地坑院越来越不受年轻人的喜欢了,目前在地坑院内居住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年轻人一般选择建两层砖瓦房。
今年已经年近古稀的刘淑军老人至今仍然居住在地坑院内,老人告诉记者,在这里生活久了,不想再挪地方了。另外,老年人在夏天不习惯用空调,住在地坑院里冬暖夏凉很舒适。老人还告诉记者,他的儿女曾多次劝他搬出来住,但是他都没有搬。
如今,居住在地坑院里的大都是像刘淑军这样的老人,他们怀着一种无法割舍的恋旧情结,不愿意改变固有的居住环境。尽管如此,地坑院居住的人数仍逐年在减少,楼房却在逐年增多。一位年轻人告诉记者:“现在家庭都买了汽车、拖拉机等,这些都无法开进地坑院内,非常不方便。再说我们平时在外边打工,见多了高楼大厦,一跟别人聊时,如果还说自己住在窑洞里边,别人都会用很诧异的眼神盯着我,好像我是原始人似的。”
另一位老人也认同这位年轻人的说法,他说:“年轻人不愿意住地坑院的最主要一个原因是,在当地人们的观念中,穷人才住地坑院,实际情况也是富裕的人家都建起了砖瓦房。而小伙子娶媳妇,姑娘们也非常看重这一点,如果家里住的是地坑院,年轻人娶媳妇就会非常困难。”
除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起作用,近年来 “退宅还田”的土地政策和新农村建设,也从另一方面造成了许多地坑院被废弃、填埋。之前,有相关媒体算过这样一笔账:每个地坑院因为窑顶怕渗水,一般都不能种植庄稼,一个地坑院占地1亩至1.5亩,甚至达2亩。1万多个地坑院至少占地1万余亩,而建砖瓦房,一户三分地就足够了,可节约土地资源70%以上。对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陕县来说,填埋地坑院能节省出不少耕地。
种种原因,使现在河南陕县的地坑院遭遇无人住、无人愿建的尴尬,地坑院营造技艺也面临失传。
技艺传承人呼吁政府关注
2007年,地坑院民俗被河南省政府列入第一批非遗保护名录;2007年3月,经民间文化之乡专家考察组实地考察、评审,河南陕县被认定为“天井窑院文化之乡”。去年5月23日,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据记者了解,陕县县委、县政府对该项目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2011年请西安麟德旅游规划设计院对张汴乡8个村1000余座地坑院做详细的保护规划,提出开发性保护、原真性保护、社区性保护三种模式。
开发性保护就是将地坑院村落开发成旅游景点。如西张村镇庙上村的地坑院旅游景点已初具规模,并获得良好效益;原真性保护则是保留现存的地坑院外形状态和稳定原住民的生活状态,并有意保留一些相关的民俗文化元素在内;社区性保护主要指的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众多形态各异的地坑院农家乐饭店,为游客提供吃住玩等项目,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地坑院游览社区。在陕县县委、县政府的规划中,通过这3种保护模式的实施,营造技艺就会得以传承,为项目的保护创造了载体条件。
但陕县文化馆馆长尚根荣告诉记者,陕县对这种技艺的保护目前主要还是从文字资料和视频、照片等方面进行保护保存,通过出版书籍和多部专题片介绍,使主要技艺、基本状况得到保护。但是他内心也很明白,图片和资料与实体建筑相比,是多么抽象和不易被人接受。
尚根荣说:“开挖地坑院实际上是一种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大部分人都会干。在陕县三道塬上,50岁以上的人都干过这种活,但涉及木工、瓦工和土工刷洗窑壁、崖面以及用传统土坯维修等技艺性较强的工作,掌握的人数就不多了,现在当地约有100人会这种技艺。”
对于这100余人的生存状况,记者也进行了随机调查采访。70岁的王万里以前是陕县的“工程师”,他们村一半以上的地坑院他都参与建筑。现在他们家的儿女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下他和老伴在家守着几亩地。提起建造地坑院,老人显得格外亲切,笑呵呵地告诉记者:“现在政府不是在搞地坑院农家饭店么?虽然现在的地坑院农家饭店和我们那时候的地坑院不太一样,但是毕竟我们那一套老技术还能用得上。希望政府能够制定点措施,或者政府可以开个班培训一下当地年轻人怎么建造地坑院,不然再过几十年就没人再会这个技术了。”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