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巴中:不让新村抹去乡愁 易地搬迁后 村里建起村史馆
发表日期:2018年7月18日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

  本报讯(记者 庞峰伟 侯冲)废弃的背架子,除当柴烧外,还有啥用处?巴中市南江县南江镇金碑村村民给出答案:送进村史馆。有500多年历史的金碑村曾是一个贫困村,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整村脱贫的同时,村里建起村史馆。这样的村史馆,在巴中建成和在建的共有50座。而成规模地在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统筹规划建设村史馆,这在我省乃至全国还是首次。

  金碑村村史馆由一座川东北民居风格的土坯房改造而成,屋内有背架子、茶烘炉等几十件展品。“家搬了,根没丢。”搬迁户张永贵说,40多年前,用背架子背上百斤茶叶沿茶马古道贩卖,是他家的生活来源。如今,背架子不用了,他却舍不得扔掉“讨生活的根”,搬到新房后,他在村史馆为背架子找到好归宿。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要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传承弘扬农耕文明。巴中市负责人介绍,规划建设村史馆源于该市对一批需要易地扶贫搬迁自然村落的一项调查。调查发现,这些村的历史短的几十年、长的数百年,村民告别祖祖辈辈生活的环境,搬到新地方重新扎根,许多人对千百年形成的农村文明颇为留恋,大家提出,“别让搬迁和新村,把我们乡村的历史一笔勾销了。”村民的话让调查人员很受触动。

  既要留得住乡愁,又不能搞成形象工程,巴中提出村史馆建设原则:不新建房屋,不增加贫困群众负担;选址上,优先考虑辐射范围广、发展潜力大的聚居点。馆舍用村民旧居、村小学闲置教室或村委会闲置办公房改造,展陈物品来自村民捐赠,配以图文展示村史沿革、民俗风情、新村新貌等。通江县民胜镇鹦哥嘴村村史馆,陈列着红军当年用过的马刀等物品,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载体;巴州区曾口镇书台村村史馆珍藏着巴中皮影,并请艺人表演,成为非遗保护的场所;平昌县白衣镇长岭村村史馆成为当地4A级旅游景区的重要景点,数月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

  “十三五”期间,巴中计划易地扶贫搬迁18.25万人,新建1140个集中安置点。“这样的探索很有价值。”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认为,村史馆留住乡愁,成为追溯“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是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在现实中也打开了一些群众“不愿搬”的心结,增强了搬迁群众对新居的归属感和扎根发展的信心。

  据介绍,巴中将继续探索“用好用活”村史馆,将其与传统村落保护、历史文化挖掘、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更好带动搬迁群众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