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冯骥才: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发表日期:2016年9月5日      来源:文汇报      作者:冯骥才

有时会听到一种抱怨,说我们的生活愈来愈没有诗,这抱怨令我深思。

回过头看,历史上我们是一个伟大的诗的国度。诗,曾经让我们为国家民族的兴亡慷慨悲歌,为无所不在的生活与性情之美而吟唱。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诗从我们生活中离去了,到哪里去了呢? 是它弃我们而去,还是我们主动疏远了它? 我们真的没有诗也一样能活得挺满足,真的不需要享用诗了? 没有诗的生活究竟缺乏了什么?

你有没有因此而感到某种心灵上的荒漠感?

其实,诗的小众化在世界上已是共同面临的问题。许多曾经产生过诗神诗圣的国家,诗也在被公众淡漠。十多年前,我在维也纳中心拉什马克地铁站内,看到墙壁上贴了许多纸块,以为是留言的条子。这里的人有这种奇特的“留言”习惯吗? 一问方知,这些纸块上写的都是长或短的诗句。原来是一些诗人,也有爱好诗的普通人,写了诗无处发表,受众少,便贴在这里,有的纸上还写着个人的手机号码。如果谁读了,喜欢他的诗,便可以给他打个电话私下交流一下,仅此而已。据说后来互联网普及了,就很少有人这么做了。

当今我们的互联网也是诗的传播工具。我们有出色的诗人和出色的诗,可是与欧洲人不能比,在欧洲还可以见到日常的诗的生活。我在阿尔卑斯山里碰到过村民的诗会,在俄罗斯遇到过老百姓聚餐时一个个站起身朗诵自己喜爱的诗歌。可是我们的诗和诗人却身处生活的边缘又边缘,可有可无了。

那年,汶川大地震时,我们赶到北川抢救严重受损的羌文化。我们站在一个山坡上,下边是被震成一片废墟的北川城镇。当地文化馆的负责人手指着一个地方告诉我,地震时著名的禹风诗社的四十多名诗人正聚在那幢房子里谈诗论诗,大地震猝不及防,天灾中无一幸免,全部罹难。于是我们站成一排向那个方向深深躹躬致哀。当今,真正痴迷于诗的人究竟不多了。

有人说,诗的消退是因为这种文学方式不适于当代人的需要。还说这种文学体裁早已度过盛年,走向衰老,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比如说,唐人写诗,宋人写词,宋代之所以改用长长短短字句的词,正是由于诗的能量已被唐人用尽。真的是这样吗? 诗只是一种文学体裁吗? 我们读古人的诗句而受到了触动和感动,是因为这种文学体裁,还是其中那些对生活深在的韵致的心灵感知与发现? 我们现在对生活为什么没有这种敏感与发现,没有这种表达的情怀呢? 我们的心灵变得粗糙而愚钝了吗?

其实,问题还是出在我们的心灵上,而不是文学上。

如果我们现在眼睛里全是微信,问知全靠电脑,天天找寻的大多是商机,心中关切的只是眼前的功利;如果我们的快乐大都从盈利、物欲、消费中获得,诗自然与我们无关。

在市场时代里,消费不仅要主导市场,也要主导我们。消费文化是消费的兴奋剂,所以消费文化都是快餐式的、迎合的、被动的、刺激的、欲望的,又是便捷的。消费过了就扔掉。一切都是暂时的快意与满足。消费方式异化着消费者,商业文化也在把我们商业化、浅薄化、粗鄙化。这样,诗一定没有立足之地。因为在所有文学样式中,诗是最不具有消费价值的。

诗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呢? 那就要先弄明白诗的本质。首先,诗是精神的,精神愈纯粹,诗愈响亮。诗是情感的,情感愈真纯,诗愈打动人。诗还是敏感的、沉静的、深邃的、唯美的、才情的。我们的生活能给诗提供这样的生存环境吗? 更关键的是,我们有这种精神的需求吗? 如果没有,还奢谈什么诗? 如果有,如果需要,诗可不是奢侈品,它会不请自来。

如果我们不需要它,我们一定会失掉与它相关的那些东西。那就是精神的纯粹、心境的宁静、生活的韵致,还有对美与才情的崇尚等等。那么,我们的生活不就会变得平庸、乏味、浅薄和枯索了吗?

有诗与没有诗的生活是不一样的。如果诗离我们远了,怎样才能把它召唤回来?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