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 村落急救120: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工程简介
田野手册
村落立档范本
工程简介

       传统村落是那些历史悠久、遗存雄厚、文化典型的村落。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与现代化冲击下,这类村落正处于急速消失的过程中,但它们是中华民族决不能丢失、失不再来的根性的遗产,是蕴藏着我们民族基因与凝聚力的"最后的家园",是五千年文明活态的人文硕果。为此冯
骥才先生曾在《人民日报》撰文特别指出,传统村落既不是物质文化遗产又不完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两种遗产的结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的堡垒,是民族根性的文化。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的保护又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种文化遗产保护,因为还有大量的村民居住其中,所以村落的保护工作必须考虑到居住其中的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注意其活态性和人文性。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第二十二章专门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要求: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和城乡空间差异化发展原则,科学规划县域村镇体系,统筹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并且清楚地指出:适应农村人口转移和村庄变化的新形势,科学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镇、乡、村庄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要求,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科学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在提升自然村落功能基础上,保持乡村风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保护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民居。
       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一些人怀疑传统村落有无保护的必要时,中央领导层的讲话实际上明确了,传统村落保护同样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保护好山水田园,尤其是那些有传承价值、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十分必要。
       《传统村落立档调查》不是对传统村落志的书写,而是迫于当前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大地上传统村落正在不断消亡的现实提出的对村落进行基础性的调查,调查内容为村落方方面面的基本信息。所需要的信息必须详实、真实、确凿。过去我们对传统村落这种根性文化价值认知有限,大部分村落又没有村落志,所以在时代转型中,它们的消亡是无声无息的。自2012年国家启动了"传统村落"项目,由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联合启动与大力推动,一部分知识界各领域专家学者积极参与,经过国务院新闻办发布,已经有1561个村落进入"传统村落名录"。国家在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表述,在城镇化过程过,必须保护保持乡村风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保护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民居。
       除去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中,我们要提供必不可少的科学理念、规划、标准与试验外,还有一项工作目前必须要做,而且需要马上就做,即为国家确立传统村落基础档案。对传统村落进行全面的标准化的调查,盘清家底,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将村落的各方面原生态的信息记录下来,为国家这一重大的历史文化资源与财富立档。这应是历史上的首次,是对农耕家园的全面盘点和记录,文联的两大专业文艺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摄影家协会决定联合承担起这一重任,共同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文化使命。由于国家住建部的全力支持,由于摄影家协会强大的专业队伍的加入,我们对高质量完成这一工作充满信心。
       这一课题将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吹响冲锋号,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将最为珍贵的传统村落的信息进行抢救和打捞。这在世界上也是前所未有的,对今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必将发挥作用。而且这样的课题也响应了中央文件精神中对国家急需、重大课题的攻关要求,响应了各学科部门的协同创新精神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