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冯骥才即墨访谈为古城“把脉”
发表日期:2015年11月2日      来源:鲁网      作者:马立瑜

       鲁网新农村11月1日讯(记者 马立瑜)昨天下午,著名作家、文学家冯骥才先生现身即墨古城,与即墨市政府副市长、古城规划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宋宗军亲切交谈就古城的建设及构思给予肯定,并为古城的发展“把脉”。鲁网、凤凰网、半岛都市报、齐鲁晚报、青岛早报、即墨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受邀参与现场报道。访谈结束,冯骥才先生为现场的“粉丝”一一签名留念。

  

冯骥才先生即墨古城访谈现场  记者 马立瑜摄

  访谈期间,宋副市长提到古城目前的进展和总体的方向时,冯骥才先生就这个话题称:“为什么建这个古城?没到过古城前,画了一个问号。”冯先生说,自己不主张对文化开发,因为自己最怕“改造”古城。“作为一个文明的国家、文明的民族,对于自己历史的文明,不能用开发的手段,因为开发是有经济目的,要按照经济目的必须要服从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必须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要追求它的利润最大化,一定会改变文化的本质,所以我很害怕这一点。”但冯先生称,这次即墨之行,看了古城,心里很高兴,自己存在心中的这个问号明白了,得到了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是自己没想到的。

  “即墨市政府为什么要做古城呢?即墨市经济飞速发展,在目前的经济状况里,势头非常好,社会全面发展。这个时候,即墨人民需要一种精神,需要一种文化身份。”冯骥才先生认为,即墨当地政府对古城的恢复重建,是在寻找回历史的感觉,找回历史的尊严和历史的精神,触摸历史、接触历史,表明即墨人民是有尊贵历史身份的人,这是最主要的。

  

即墨古城初展“芳姿”   记者 马立瑜摄

  “越有精神价值,越有个性,在市场社会里,越有旅游价值。所以在这一点上,即墨的领导能有这样的想法,主要还是要找到文化身份和历史监督,我们自我的一种精神、尊严、尊贵,这是我们恢复重建的目的,这一点是我没有想到的,也是我希望有的……”

  即墨政府副市长、古城规划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宋宗军说,通过即墨古城的复建,找到我们历史和文化的根源和自信,他们本届市委市政府出于对文化传承的责任,也出于在该市经济飞速发展时期,需要找出属于即墨本地的传统,通过这一代传承下去。创造一段新的历史,造福即墨人民。

  媒体记者忙碌的身影  记者 马立瑜摄

  冯骥才则很高兴地称,自己有点惊讶即墨本届市委政府能有这样的想法,因为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人们比较注重物质享受,在这个时候,城市担负着很大的经济责任和目标,我们还要负责民生,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社会精神的传承,即墨能够做到这一点是了不起的。

  “我听刘书记说了一句话,也很吃惊,他说他想‘把这个建筑、这个古城留给后人’,这些话其实是我们艺术家的想法。因为每个艺术家在创造的时候,就是希望作品传承,所以每一幅画都会反复看,不会随便去做,这是艺术家的追求。我们的领导同志,在做古城这么大一个建筑项目时,能有这样的想法,这跟他的目的,跟恢复历史的尊严、寻找我们文化的身份、重现历史形象是分不开的。所以我很钦佩即墨的政府领导同志,我也很欢欣……”冯骥才坦言,一个古城是有生命的,不断长期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的可能经过战争,可能经过灾难,也可能经过大规模的建设,都可能。它是不断地线性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它不可能像我们的施工项目一样,在某一天做完可以剪彩。我们既然要恢复古城,要把主要的功能和主要经典建筑恢复重建。同时,要把古城主要的设置和功能恢复,把它建起来,我觉得可以留一点空地给后人,后人不断复建,完成一个城市生命的过程,一代一代不断丰富、不断改善的过程。

  

古香古色的古城建筑恍若穿越在历史长河  记者 马立瑜摄

  “古城能建成的话,这在全国都是首个,还没有一个恢复重建的古城,我们是首例。这个首例,如果恢复重建方面,古建或古代的社区、群体,哪怕是古代建筑重建的时候,也有示范意义。所以我特别希望市里面一边恢复重建,一边思考它的价值,它在文化上的要求和标准。另外我们要积累经验,将来给我们提供示范的价值。”冯骥才称,即墨古城是一笔巨大的遗产,每个记忆都值得保护,这块土地记忆的东西、内涵非常深厚,它是无形的,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冯骥才先生为粉丝签名  记者 马立瑜摄

  “即墨古城这么大一个项目,能做得这么精致,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冯骥才先生感叹称:“‘即墨不寂寞,古城亦新城’,‘古城亦新城’是我的想法,我觉得定位它既是古城又是新城,我不希望恢复重建以后,是一个像平遥这样的古城,我也不希望有些不如平遥的古城,就是仿古建筑拼接起来的,供人旅游的粗劣化的老城,我不希望是这样的。我希望是一个有理式元素的,但是也有时代新品的东西,这是我的期望的……”

  访谈结束时,冯骥才先生非常谦和的一一为在场的“粉丝”签名留念,其对古城精辟的见解准确的“把脉”,给现场的每一个人都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