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电话:
(Tel)86-022-27400263
(Fax)86-022-27407360
联系地址: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邮箱地址:
chuantongcunluo@126.com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0年
内蒙古:24处传统村落 留住游子浓浓的乡愁
发表日期:2015年5月7日      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刘春

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苏波盖乡美岱桥村百年民居。

丰镇市隆盛庄南寺外景

  前不久,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开始实施,文物保护又一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目前,内蒙古有24处传统村落被列入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的传统村落名录。这些传统村落,承载着历史,传承着文明,以不同的历史渊源、风格特色和文化传承,寄托着草原人民的集体乡愁。

  隆盛庄访古

  从丰镇市区出发,向东北方向行进40公里,便到了隆盛庄。穿行于隆盛庄的大街小巷,在传统与现代建筑间行走,恍若在时空里穿行。那些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向人们讲述着这处村落的历史变迁和发展文明。

  隆盛庄镇镇长赵金夫告诉我们,历史上隆盛庄地区曾是明长城三道边上的重要关口——威宁口,该段长城修建于1396年,1768年,清政府招民在此垦荒建庄,概取乾隆盛世之意,定名为隆盛庄。至清末民初,成为闻名遐迩的商业重镇。

  历史上隆盛庄镇行政建制及区划变动较大。光绪末年晋北镇台移防驻此,署衙设于北庙东院内。民国初年开始设区,属丰镇县所辖。1926年,西北军在此设县佐,拟将隆盛庄改设县治,后因西北军退却废议,1932年改称镇至今。

  目光掠过现代民居,在古建筑上流连半晌。隆盛庄南寺,是清朝中叶由商、民捐资建设的庙宇,原是一座闻名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的庙宇。寺院虽经修缮,但是,现存古建筑,仍保持着清时的旧貌,特别是寺内壁画,半旧半新,旧的是清人手笔,新的是今人补画。寺院主持介绍说,南寺的修缮,始于1998年,近两年,才建造了南寺山门和食宿楼,进一步的修缮工作,还在进行中。

  由南寺至清真寺,只需步行10余分钟。清真寺建筑形式为传统的宫殿式风格,布局对称合理、玲珑精巧,全寺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整体观庄严肃穆,巍然壮观,被列为内蒙古重点保护的清真寺之一。该寺始建于1751年,初有大殿3间。后因居民繁衍发展,来往商客川流不息,原大殿显得狭窄,沐浴室尤其拥挤,于1831年,加盖大殿计13间,教长室、满拉宿舍、沐浴室、库房等建筑一应俱全,形成里外三进院落,大门、二门、围墙、照壁、南北配房齐全的完美建筑群落。1926年又扩建大殿5间、抱厦5间,至今格局未变。

  赵金夫说,隆盛庄旧民居以四合院为主,总面积7000余平方米。其中,卢家大院,是清末一卢姓财主所建的一处四合院,约有100余年历史。该建筑大量使用砖雕、木雕,留有当时的生产生活记忆。隆盛庄大北街,是旧时贩卖牲畜的客商车马落脚住宿的车马店,约有100余年历史,现保存较为完好。

  史料记载,隆盛庄至光绪年间进入鼎盛时期,商家字号迎街,南北长约1公里,仅挂有牌匾的商号就达3000余家,经商人口2万余人。百余年历史,昔日的繁华渐逝,但是,留存的44处历史建筑,为今人讲述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目前,六月二十四传统庙会,上三元干货系列加工工艺、四脚龙舞等已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年,隆盛庄入选首批传统村落。次年,隆盛庄镇开始编制保护规划,建立了传统建筑保护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等几项规章制度,对古建筑、古井、石碑等历史环境要素进行了重点保护。

   传统村落探源

  内蒙古地区,因历史源远流长和民族文化多元,形成了传统村落的多样性。

  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北部的美岱召村,境内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现有新石器遗址两处。从殷商到战国前,在村境内先后有土方、工方、鬼方、戎狄、林胡、娄烦等少数民族活动。阿拉坦汗、三娘子、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巴布藏等历史人物,每每被人提及,村人都引以为自豪。而大雄宝殿、八角庙等诸多寺庙,则为整个村落平添了厚重的文化内涵。泰和门、古城墙、宝丰塔等历史遗迹,构成了该村历史文化格局;美岱召庙会、坐腔、炕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传承发展,成为这个村落进入传统村落名录的重要原因之一。

  额尔古纳市奇乾村,坐落于额尔古纳河开阔地带,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森林环抱,环境优美。村庄形成于清末民初,当时主要为俄国人越界进行采金等生产活动安家落户,按照俄罗斯的村庄形式布局建设,后经多次扩建和政府指导性建设,永久性村庄持续下来。村庄现存30余栋木刻楞,虽经历史变迁,但原始的房屋造型、修缮工艺、居室布局、院落特点无不保持着当年的风貌。进入村庄,可以看到奇乾村属面南背北之方格化空间布局,街巷基本为棋盘式格局,保持了中西方相融合的村庄协调布局方式,既有群体建筑相互簇拥,又有单体建筑形成的空旷恬静之开阔。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从村西缓缓流过汇入黑龙江,蕴藏着俄罗斯族形成的历史脉络情缘,北部的支流阿坝河及小孤山半地穴居址古遗址群,又将蒙古族“额尔古涅·昆”及祖先乞颜部落的生生不息之灵气汇聚于此。十八里土筑墙遗址及出土陶器等,又为奇乾村的悠久历史提供了鲜明佐证。

  阿拉善盟阿右旗雅布赖镇巴丹吉林嘎查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总面积3184平方公里,地貌主要以沙漠为主。嘎查所在地庙海子,由于地处沙漠深处,交通不便,所以居民居住较为分散,但各处居民都几乎处在风景优美的旅游景点,浩瀚的沙漠、高耸的沙山、神秘的沙湖,目之所及是漫漫黄沙、茫茫蓝天,还有点缀其间被黄沙、蓝天染色的静谧沙湖。热情、豪爽的蒙古族人民,赋予了巴丹吉林沙漠这片土地特殊的吸引力。据史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有羌、月氏、匈奴、鲜卑、党项、蒙古等民族在这里居住和游牧。距今6000多年的曼德拉山岩画、雅布赖山岩画,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远古部落在巴丹吉林沙漠地区的狩猎、游牧、宗教等文化生活。20098月,巴丹吉林沙漠成功晋升为世界级沙漠地质公园。

  这些传统村落,在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也为草原文化增添了厚重的色彩。

   原住民应该成为村落保护的主体

  我区的传统村落,包含着大量的各类独特的历史记忆、宗族传衍、方言、乡约乡规、生产方式等,它们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因村落的存在而存在,并使村落传统厚重鲜活。

  从历史文化角度看,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维系着最为浓郁的“乡愁”。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可以为城镇化发展保留可资借鉴的历史文化脉络,使城镇建筑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在严格保护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完善这些传统村落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居环境,是推进城镇化的应有之义。

  今年初,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呼和浩特市作过一次讲座,他在讲座时反复强调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他说,在国内的许多地区,因建设导致古建筑被破坏、损毁的现象时有发生,“新建远不如保护更容易表现文化内涵。”他说。

  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王大方说,近年来,我区的一些传统村落在快速减少,再加上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的空心村现象,加速了传统村落的损毁。保护好这些传统村落,就是保护历史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传统村落——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银定图镇胜利村一社,村落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村庄内村民住房85﹪为土房,储存粮食和杂物的凉房也为土坯房,目前大部分传统房屋得以保留,但也出现了房屋年久失修影响居民安全居住的问题,因此急需采取措施在保护传统民居的同时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加强保护,成为当前和传统村落关系极为密切的关键词。

  内蒙古文物局按照《关于切实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做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实施工作的意见》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传统村落本体以及周边的环境。

  近日,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自治区文物局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文化街区认定办法》。《办法》规定,街区有比较完整的历史格局和风貌,占地面积在1hm2以上,历史文化街内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具有传统风貌建筑的占地面积不小于总占地的60%的城市、镇村(嘎查)街区;城镇建成区内有1条以上街道已公布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具备条件之一者均可申报历史文化街区。

  这无疑为保护传统村落提出了法规上的依据。然而,对传统古村落的保护,立法只是办法之一。我区一名作家认为,传统村落保护涉及部门多学科多,它自身又因民族的多样和地域的多元化而千差万别,必须从实际出发,抓住问题关键,建立起一套严格的行之有效的科学的保护体系。不仅要科学认定哪些是传统村落,还要确定责任保护人、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在保护传统村落过程中,要传承好中华民族根性的历史文明,包括物质遗产与活态精神性的人文传统;要把现代科技引入村落生产与生活,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同时,还要对村落原住民的文化自觉做好启蒙工作,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主体。

 

Privacy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anjin ICP card 05004358-6
隐私保护 传统村落网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4358号-6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027号